
熱氣球節|籌備8年的香港首個大型熱氣球活動「友邦香港國際熱氣球節」,在首日即爆甩轆的情況。(林俊源攝)
熱氣球節本周四起一連4日在中環海濱舉行,但大會突然公布載客熱氣球環節,因未獲政府批准牌照而未能載客。至今日仍然不容許載客,消委會截至今午5時接獲105宗投訴,涉款約13萬元,最高金額個案近5,000元。
熱氣球節踏入第三日,仍然不容許載人體驗,大會安排展示不同款式的熱氣球,但其後因為天氣原因,要收起部分熱氣球。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昨晚6時多特意以880元購買門票入場視察情況,她指入場時,廣播指在7時有熱氣球表演。但近7時,現場司儀則說因大風關係,氣球被吹至左搖右擺,7時要放氣,8時才有表演。江玉歡不滿「話轉就轉。其實當時很熱,何來大風?如果連微風也抵擋不住,並要放氣,這個場地day one就根本不適宜用作放熱氣球。」
江玉歡指難怪市民要求「回水」
場地位處中環海濱,江玉歡留意到場地倘大,但擺放熱氣球的位置非常小,佔場地十分一左右,「難怪氣球要面貼面,究竟場地設計是否最完善呢?」在場除了舞台,沒有特別的佈置,江玉歡質疑「國際熱氣球節」卻沒有介紹「國際」的元素。她坦言「880元能夠吃一頓頗豐富的飯,對於我個人而言,看一看幾個左搖右擺的氣球,場內沒有任何特別佈置,沒有主題,有點『物非所值』,難怪有市民要求『回水』。
至於主辦方的善後表現,江玉歡認為僅為購票者提供擇日進場和雪糕券的做法極不理想。因為整項活動的重點在於熱氣球,不少購票者入場均是衝著熱氣球而來。因此,她認為主辦方理應為購票者提供額外的賠償方案,例如全額退款,讓購票者自行選擇是否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