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8-13 04:30:16
日報

臨時避暑中心地點不便 或不知道 65%無家者 不適切居所人士從未用

分享:
某些人因不同原因成為無家者,須在街上露宿。

某些人因不同原因成為無家者,須在街上露宿。

臨時避暑中心會在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期間全日開放予市民避暑,晚上更會供應被鋪及睡覺的地方。但有調查發現,近六成半無家者及居住不適切居所人士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主因地點不方便和不知道有避暑中心。團體認為,酷熱天氣頻繁,令無家者及劏房戶等弱勢社群承受的健康風險增加,促請政府在無家者和不適切居所的集中地,開放更多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作臨時避暑中心,並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宣傳避暑中心,同時改善中心的私隱和保安措施。

adblk5

 綠色和平聯同同路舍於6至7月期間,到訪8個地區的街頭、快餐店、臨時避暑中心、無家者支援中心等,訪問共97名市民,88.6%「無固定居所」及居住於臨時宿舍和不適切居所。結果顯示,53.7%人因「地點不方便」和38.1%「不知道政府日間設有避暑中心」等,而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83.3%認為政府資訊發放不足夠。

避暑中心使用者就8大設施範疇評分,結果顯示,「整體滿意度」得3分(總分為5分),其中「私隱保障」得分最低(2.34分),其次為「開放時間」(2.77分)及「職員態度」(2.77分)。有受訪者表示,臨時避暑中心沒有隔板阻隔,缺乏私隱和個人空間,令人感到不自在;亦有受訪者反映,曾遭偷竊,對使用避暑中心卻步。另外,有無家者表示,開放時間短,難以有足夠休息。

團體又指,目前全港有109間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只有19間(17.4%)用作臨時避暑中心,平均每區只得約一間。綠色和平以地圖分析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和臨時避暑中心的分布,發現油尖旺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荃灣區等避暑中心,未能有效覆蓋低收入人士主要居住的地方。

團體呼籲,當局應針對無家者和居住於不適切居所人士聚居的地方增開臨時避暑中心,並提供可上鎖儲物櫃及獨立休息空間,增加宣傳避暑中心的位置及延長開放時間,提升市民使用意欲。

adblk6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