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墨水畫及遊戲治療助SEN學生及家人緩解壓力,重拾勇氣面對不友善對待
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孩子經常承受外界奇異的目光,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及自閉症、就讀小六的Ocean更長時間受到各種不友善對待,媽媽則因為無力改變情況而深感徬徨和自責。直至二人分別參加了酒精墨水畫認證藝術導師課程和遊戲治療後,學會欣賞和接納每個人獨特的地方,更以善良回應別人不友善的對待。
媽媽詩淇憶述,Ocean以前受到不友善的對待,曾經被打,卻不懂得表達內心的鬱悶和痛苦,但又不想讓媽媽擔心,所以回到家會躲起哭泣。作為母親,保護孩子是天職,奈何即使花上了多少心血學習SEN相關知識,但當別人不友善地對待Ocean時,自己卻無能為力。有次兒子哭著遞上紙條,上面正是他無法宣之於口的心聲:「媽媽,我想有朋友!這個世界有病!我心好痛,你明白嗎?」讀畢紙條,她只能與兒子相擁而泣。她深深感受到不被接納的感覺是何等難受:「成年人做著不喜歡的工作還可以轉工,但他卻每天8小時承受著不友善的目光和對待,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SEN孩子和照顧者身心均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宣明會開展「聽見SEN音」項目,讓更多人能聽見他們的心聲,包括伙拍SEN家長支援平台OneSEN,開辦酒精墨水畫認證藝術導師課程,參與的照顧者既能透過成為導師幫補家庭生計,過程中也能夠與其他SEN孩子照顧者同行。酒精墨水畫沒有規限表達形式,讓參與課程的詩淇得以紓壓,並學會欣賞與接納:「你以為它不好?其實最後出現的東西,又覺得挺漂亮。原來一幅畫沒有(絕對的)美和不美,只要你認為它美麗,它就是美麗的。」
Ocean參加遊戲治療後更樂觀
至於一直夢想成為作家的Ocean,每當向別人分享想法時,往往會受到抨擊和嘲諷。他參加遊戲治療後變得更樂觀,慢慢走出受傷害的陰霾:「有些同學會批評我,你這些想法不可行的。但去了(遊戲治療) 之後,發現還有地方接受我。」他坦言雖然受到不友善對待,但卻從來沒有想過遷怒於人,反而以善良回應: 「其實被人拆毀了也不錯的,重新創作、重新思考。被傷害是很痛的,如果我打人,別人也會覺得痛。」
香港世界宣明會與OneSEN將於7月6日(周日)舉辦「宣明會 x OneSEN社區共融同樂日」,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尖沙咀會堂舉行,通過工作坊、攤位遊戲等,推廣SEN孩子社區共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