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7-12 00:01:00

錫克教學警戴頭巾畢業 盼運用語言優勢服務非華裔社群

分享:
左警員singh palvinderjit (阿達) 右阿達父親Singh Davinder-pal(阿pal)(鄧昊輝攝)

左警員singh palvinderjit (阿達) 右阿達父親Singh Davinder-pal(阿pal)(鄧昊輝攝)

香港警察學院今日(12日)舉行結業會操,見證新一批見習督察及學警畢業,將投入警務工作。4名畢業學員在典禮前夕,與傳媒分享加入警隊點滴,當中錫克教學警阿達(Singh Palvinderjit)成為焦點,他亦為警隊近年首名獲准佩戴宗教頭巾及蓄鬚畢業的警員。他透露,其家族三代服務香港紀律部隊,包括祖父為英軍,父親則任職懲教署。

在任職懲教署三十年的父親Singh Davinder-pal影響下,阿達自幼嚮往紀律部隊工作。阿達坦言,最初入警察學院時,曾憂慮外貌 衣着與宗教信仰會影響融入,但實際經歷消解了顧慮。他指,「同學彼此尊重、亦團結,教官更會主動協助調整制服配合頭巾需求。」

父︰慶幸兒子延續家族服務香港傳統

經過六個月嚴格訓練,他笑指,體重由84公斤減至78公斤,但在警察學院獲益良多,學到很多法例與警務程序、警政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實務知識,並在實踐考核取得優異成績。首次戴上有警徽的頭巾時,他形容「激動到起雞皮」,未來希望更可以加入軍裝巡邏小隊,運用語言優勢服務非華裔社群。

他稱,「我想以身作則告訴非華裔年輕人:學好中文、融入社會,公務員體系歡迎所有願意貢獻的人。」其父亦欣慰表示,兒子延續家族服務香港的傳統,更笑言「阿仔拉人,自己(在懲教院所)管」。

(左起)督察蘇樂儀(Zoe) 、督察鍾偉強(Vincent) 、警員衞靜瑤(Marcella) 及警員singh palvinderjit (阿達)。(鄧昊輝攝) 警員singh palvinderjit (阿達)(左)及阿達父親Singh Davinder-pal(阿pal)。(鄧昊輝攝) 阿達父親Singh Davinder-pal(阿pal)是從事懲教署。(鄧昊輝攝) 警員singh palvinderjit (阿達)是作為少數佩戴頭巾,蓄鬚的錫克教警員。(鄧昊輝攝)

警隊容宗教傳統早有淵源

警隊資料顯示,包容宗教傳統早有淵源,早於19世紀中期已有錫克裔警員佩戴頭巾執勤。警方表示,作為一個推廣及實踐平等機會的僱主,警隊歡迎任何合資格且具熱誠的人士加入警隊。只要符合入職要求,抱持與警隊相同的價值觀,並有志服務市民的人士,均歡迎加入警隊。2011年至今已有179名非華裔人士加入警隊。

這種多元價值在同屆學員身上明顯體現。當中見習督察蘇樂儀(Zoe)原為青山醫院精神科護士,她指,擔任護士期間,曾因處理涉及刑事案件的病患,頻繁與前線警務人員協作,多次實務交流讓她深入了解警務工作的複雜性,逐漸被這份職業的社會價值吸引,堅定轉投警隊的決心。「護理經驗讓我擅長危機處理,相信加入警隊後可善用這方面的經驗,又認為警隊工作具有挑戰性更適合自己。」

adblk5
督察鍾偉強(Vincent)中五會考後就投考警員,現由警員晉升成為督察。(鄧昊輝攝) 督察蘇樂儀(Zoe)加入警隊前是從事精神科護士。(鄧昊輝攝) 警員衞靜瑤(Marcella)在英國讀完碩士課程後回港投考警察。(鄧昊輝攝)

任警員十多年半供讀完成學位課程 成功晉升督察

由警員晉升督察的鍾偉強(Vincent)則指,十多年的警務生涯中,上司在工作上給予他很多機會,更鼓勵他持續進修,雖然明白日間工作、晚上上課的生活絕不易過,但終完成學位課程,並成功晉升為督察。他表示希望以自身經歷鼓勵新一代警員上,勇敢追夢。

警員衛靜瑤(Marcella) 提到小時候角色扮演已喜歡做警察 ,入警察學院初次試穿警服時,就有「像偷穿大人衣服」,在訓練中逐步理解制服承載的責任,她笑指,艱苦的訓練不但磨練了意志,也讓她逐步建立起自信和勇氣;強調未來將在前線累積實務經驗,亦以成為督察作目標。
 

ADVERTISEMENT

20周年「全城撐本地消費3重大激賞」! 即睇活動詳情!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