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右一)今日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檢視並進一步督導和統籌跨部門作全面和充分的準備及應變部署,以應對樺加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威脅。(政府新聞處)
颱風樺加沙將會接近香港,為本地帶來狂風暴雨。政務司長陳國基今日(21日)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檢視並進一步督導和統籌跨部門作全面和充分的準備及應變部署;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以及相關政策局和部門的代表出席會議。
會議中督導委員會聽取了天文台台長就樺加沙的最新評估。按照天文台目前預測,樺加沙環流廣闊,會在未來一兩日繼續增強,並以超強颱風強度在本周中期靠近廣東沿岸,本港星期二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可能達颶風,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巨浪及湧浪。由於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
明日稍後時間公布上課安排
鑑於預計樺加沙可能為香港帶來嚴重威脅,陳國基在會議上進一步督導和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做好準備工作,當中教育局會密切留意天氣情況,並按天文台明日(22日)最新的評估及預測,在明日稍後時間公布有關9月23日學校上課及提交2026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紙本申請的相應安排,讓家長和學生早作準備。市民請密切留意教育局的公布。
勞工處:僱主應盡早預先訂明僱員工作安排
另外,勞工處提醒僱主應盡早預先訂明僱員在熱帶氣旋、暴雨警告及極端情況下及其後的工作安排,包括上班、下班、復工及遙距工作(如適用)等。擬訂及執行有關安排時,僱主應優先考慮僱員的安全和從居住地點往返工作地點的可行性等,亦應盡量體諒個別僱員可能面對的不同情況及實際困難,採納情理兼備及具彈性的處理方法。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會繼續每日24小時運作,並聯同港鐵、專營巴士等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相關部門和其他機構,密切監察全港各區交通及運輸情況,
渠務署已為240個淤塞點完成檢查及清理
至於其他部門,渠務署已為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完成檢查及清理的工作,並會繼續實施「及時清渠」的安排。鑑於今次風暴可能引致嚴重水浸事故,渠務署會採取多項特別行動措施,包括增加約20隊緊急應變隊伍至200隊,到全港各區處理水浸及清理渠道工作,並提早派遣強力排水機械人到多個水浸風險較高的地點戒備,以及增加派發沙包的數量,為水浸風險較高地區,包括大澳、鯉魚門、三門仔、大埔墟、嘉和里、元朗中部低窪地區、元朗西北部低窪地區、渡頭灣、南圍及響鐘等提供額外沙包,比一般情况的派發量多超過一倍。
針對沿海低窪或當風的高風險住宅區,渠務署及土木工程拓展署會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按預先制定的行動計劃,實施合適的應對措施,包括預警系統及緊急應變安排,應對因風暴潮可能帶來的水浸威脅。
保安局轄下救援部隊已做好全面應急準備
保安局轄下的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提前部署並隨時候命,將於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發出時全面啓動,由相關部門的首長級人員實時密切監察全港市面的情況。中心會透過「聯合運作平台」監察市面情況,掌握並整合各部門的實時資訊,以迅速評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及措施。各緊急救援部隊包括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及醫療輔助隊,均已做好全面應急準備,全員候命。同時已部署足夠人手,以應付在暴雨及強風期間可能發生的緊急事故,並為有需要幫助的人士提供協助。
統籌應對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及構築物安全準備工作
發展局已加強預防及防禦措施,統籌應對水浸、山泥傾瀉、塌樹及構築物安全等準備工作。各相關部門的緊急事故控制中心已做好準備,特別加派人手隨時啓動作全面應對。土力工程處和各個政府斜坡維修部門已為在惡劣天氣下應對山泥傾瀉緊急事故做好準備工作,包括已針對潛在影響較高的政府人造斜坡完成巡查,確保排水設施運作正常。樹木管理部門早前已完成高風險地點的樹木風險評估與處理工作。
另外,各區民政事務處已啓動相關應對工作及將會提早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設置沙包和擋水板等,亦會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的天氣資訊,提醒他們做好準備,以及勸喻居住水浸風險較高地區的居民及早遷離居所,或到臨時庇護中心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