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快運客機降落後偏離跑道撞指示牌 機上137人幸無受傷 專家指降落安全與颱風警告無直接關係
香港國際機場昨早八號風球生效期間,香港快運(HK Express)一架載有137人的客機降落後滑行期間懷疑偏離跑道,罕有撞到跑道旁指示牌,起落架亦一度冒煙,幸機上沒有人受傷,機場北跑道一度封閉。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已就事件展開調查,冀找出事件經過和成因,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有航空專家指,一般而言飛機降落視乎多項天氣因素,不同型號飛機也有其側風上限,強調只要符合要求即可降落,與是否有颱風無直接關係。

涉事香港快運客機事後停在滑行道。(網上圖片)

消防派出重型泡車等到場戒備。(網上圖片)

大批消防員、機管局職員等到場。(網上圖片)
出事的客機為執飛UO235航班的香港快運A320客機B-LCI,原定昨凌晨2時40分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來港,受颱風影響延至早上7時42分才出發;早上10時35分在香港機場北跑道降落後,滑行期間懷疑撞到跑道旁邊的指示牌,客機起落架一度冒煙,其後停在北跑道與中跑道之間的滑行道。大批消防員、機管局職員和消防重型泡車、高空伸縮泡塔車等接報到場戒備。當時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仍然生效,天文台數據顯示,赤鱲角早上10時至11時吹南風,風速達時速37至51公里。
香港快運回覆查詢表示,涉事客機在香港機場降落後短暫偏離跑道,飛機其後在滑行道上安全停下,機上13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均沒有受傷,機組人員其後安排乘客落機並提供協助。機管局指,受事件影響機場北跑道一度封閉,經檢查後在中午12時15分重開。民航處表示高度關注,指事發時空管人員已即時按機制通知機管局和其他相關單位。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已就事件展開調查,正收集數據和資訊,並確定要進一步調查的範圍和跟進調查方向,目的是找出事故經過和成因,避免再發生同類事件。

乘客在事發後一個多小時獲安排落機。(網上圖片)
乘客:突然感覺一下急煞
涉事航班乘客汪先生憶述,客機降落時已感覺衝擊力很大,然後好像客機向前衝了一下,約一小時後乘客獲安排經樓梯落機;過程中機上有一些乘客比較激動,「要機長給一些交代之類。」乘客李小姐說,客機滑行一段時間後突然感覺一下急煞,機長隨後宣布要先檢查飛機機輪才可駛往停機坪,及後在機上等待約一個半小時才能落機,直至發現機外有很多消防員等才知悉發生事故。香港快運向乘客致歉,稱必須依照標準作業程序處理,強調乘客及機組人員安全是首要考量。
專家指飛機清晰記載側風上限
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接受查詢稱,今次事故詳情和原因有待檢查和分析黑盒紀錄,一般而言飛機降落主要視乎天氣狀況,包括風速、風向、能見度是否在飛機型號的操作範圍內,以及有否出現風切變等情況,與是否有颱風警告生效無直接關係。他指,側風是垂直於跑道方向的風力,不同型號的飛機都有其側風上限,如大型飛機可能是40節,有些則是20至30節,相關數值都有清晰記載於飛行手冊。
詹永年稱,不論降落目的地是否打風,機師在出發前都會按當地天氣制定飛行計劃,並在途中按最新天氣預測調整,而降落前亦會考慮前述各項因素判斷是否安全,只要各項條件符合操作要求便可降落。若在降落過程中側風突然加強,機師便要立即作出放棄降落並重新進行進場的「go around」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