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2025-11-21 07:30:00

黃斑病變可致永久視力損傷 及早預防降患病風險

分享:
黃斑病變可致永久視力損傷 及早預防降患病風險

黃斑病變可致永久視力損傷 及早預防降患病風險

黃斑病變是一種影響視網膜中心區域的眼疾,60歲以上人士最易發病,估計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黃斑病變,而且隨著人口老化,患病人數趨向持續上升。若延誤診治,黃斑病變可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傷。有醫生忠告,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是守護眼睛健康的關鍵。

眼科專科陳迅傑醫生解釋,黃斑是視網膜上一個非常小的區域,負責精細視力、顏色辨識等;一旦黃斑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中央視力。

黃斑病變主要分為乾性及濕性兩種,前者約佔患者總數九成,通常進展較慢,但有機會隨時間惡化為濕性;濕性黃斑病變病情較嚴重,病徵是黃斑區出現異常新生血管,並有血液或液體滲出,若惡化至形成疤痕,便屬於永久性損傷,無法復原。估計香港約有5萬人為濕性患者。

adblk5

 

高齡人士高風險

陳迅傑醫生表示,黃斑病變的高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年紀愈大,黃斑退化的機會愈高;吸煙、飲酒、「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有家族病史的人士,患病風險也較高。近期有研究指「喝即溶咖啡的人,患退化性黃斑病變的風險增加近7倍」,他直言這類觀察性研究需要小心解讀。「目前醫學界尚未有足夠證據,證明即溶咖啡與黃斑病變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仍需更多研究證實。」他強調,任何食物都不宜過量攝取,均衡飲食才是健康之本。

治療方面,目前乾性黃斑病變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一般以觀察為主;至於濕性黃斑病變,主要治療方式是「眼內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nti-VEGF),透過直接將藥物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以抑制異常血管的生長和滲漏,從而控制病情,改善甚至恢復部分視力。

治療效果與時機密切相關,陳迅傑醫生強調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一旦黃斑區域出現疤痕,視力損傷將不可逆轉。因此,患者必須定期覆診和按時注射;否則可能導致病情反彈,甚至比之前更差。

adblk6

陳迅傑醫生曾有一位年逾70歲的患者,兩隻眼都患有濕性黃斑病變,但因害怕注射而遲遲不願接受治療。後來他同意治療其中一隻眼,效果良好,另一隻未治療的眼睛卻因延誤而嚴重惡化,可見把握黃金治療期的重要性。

預防勝於治療,陳迅傑醫生建議幾項預防方法,包括防護紫外線,例如佩戴太陽眼鏡或太陽帽;戒煙限酒;控制「三高」;多攝取富含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素(Zeaxanthin)的食物,如紅蘿蔔、菠菜、南瓜、番茄等天然抗氧化劑,有助保護黃斑,亦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關營養補充劑。

adblk7
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作自我檢查,測試中央視力是否正常。

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作自我檢查,測試中央視力是否正常。

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自我檢測亦是及早發現黃斑病變的重要方法,陳迅傑醫生推薦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檢查,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將方格表放在眼前約30厘米處,用手遮蓋一隻眼睛,用另一隻眼睛注視方格表中心的黑點;兩隻眼輪流重複步驟。

如果發現方格表中的直線或橫線出現彎曲、變形、模糊、變色,或有部分線條消失,都可能是黃斑病變的徵兆,應立即求醫。「通常一隻眼黃斑病變後,另一隻眼不久亦會發病。即使沒症狀,高風險人士也應每週或每兩週做一次方格表檢查;另定期進行眼科檢查,例如眼底相(視網膜圖像)、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等檢查,以監測黃斑的健康狀況。」

adblk8
眼科專科陳迅傑醫生

眼科專科陳迅傑醫生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