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造業議會與香港建造學院合辦的「第五屆建造業機械操作比賽」,日前於大埔訓練場圓滿舉行。是次比賽報名人數創歷年新高,工友切磋交流,氣氛熱烈,精湛技術更展現行業新風貌。比賽自201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推動機械操作技術交流,弘揚工匠精神。今屆賽事首次加入「遠程控制塔式起重機」及「智慧挖掘機」項目,結合安全智慧工地系統裝置,標誌著香港建造業正加速走向智能化。
參賽人數創新高 科技應用成焦點
比賽自2017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旨在推動機械操作技術交流,弘揚工匠精神。今屆比賽以工地常見的機械劃分六大項目,包括輪胎式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貨車式起重機、龍門式起重機、遠程控制塔式起重機及智慧挖掘機。參賽者透過操作這六類機械完成高難度任務,例如在智慧挖掘機項目中,工友首先需要操控機械臂將籃球運送到指定水泥桶內,隨即展開第二部分,沿指定路線運載盛滿水的水泥桶,考驗技術與穩定性。現場亦實時監測操作安全,體現「生命第一,對危險說不」的業界核心價值。
參賽者操控挖掘機,把比機器細數百倍的籃球運送到水泥桶。
鄭總監(圖右)與香港建造學院代表觀看比賽。
訪鄭定寕工程師:科技重塑行業面貌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在受訪時指出,香港建造業正面對工人老齡化及建築成本高企的挑戰,智能化與機械化成為必然趨勢。他強調:「透過遙控技術及數碼模擬系統(如BIM),我們能提前掃描地形,預設機械操作路徑,提升準確度與效率。」此外,他提到科技不僅能減省人力,更能保障工友安全,「例如塔式起重機加裝傳感器後,操作員可透過鏡頭掌握更廣闊視野,避開潛在危險。」
參賽者無需攀爬到高空,在地面駕駛艙遙距操控天秤。
培訓現有工友 銜接科技轉型
對於經驗豐富的資深工友,鄭總監表示業界已開設技術提升課程,例如「遙距操作塔式起重機安全訓練證書」課程,協助他們掌握新技能。他表示:「科技並非取代人力,而是輔助工友結合經驗與數據,將操作提升至更高水平。」他舉例,年輕工友雖缺乏實戰經驗,但透過科技輔助及訓練,亦能達到資深師傅的技術水平。
鄭總監相信建造業正在持續轉型,脫離「日曬雨淋」形象。
打破傳統刻板印象 不限性別吸引年輕人
為改變公眾對建造業「汗流浹背」的刻板印象,議會近年積極推廣行業數碼化。鄭總監指出,今年暑假舉辦的學與教博覽,便展示了建築機械人等技術,讓年輕人了解行業已轉向室內遙控操作,「如同打機一樣,充滿挑戰與趣味」。他特別提到女性入行的優勢:「女性較細心,在微操控方面表現出色,遙控操作更適合她們發揮,相信未來有更多女性入行。」
未來工地工廠化 安全與效率並重
鄭總監強調,業界長遠目標是實現「工地工廠化」,透過機械化與數碼科技,在受控環境中完成工序,減少現場風險。頒獎典禮在剛過去的周末舉行,鄭總監感謝各機構支持,並祝賀得獎者。他期望比賽能持續推動同行精益求精,同時向公眾傳遞建造業的革新面貌。
第五屆建造業機械操作比賽圓滿舉行,全場總冠軍陳曉鵬(第二排右一)與各組別得獎者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