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科技
2023-01-20 04:29:56
日報

智慧生活丨腸道微生態產業轉化 中大醫學院陳家亮:香港有條件成亞太樞紐

分享:
智慧生活丨腸道微生態產業轉化 中大醫學院陳家亮:香港有條件成亞太樞紐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右)與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左)。

人類腸道內有億個神經元,比脊髓上的還要多,因此醫學界將腸道稱為「人體第二個大腦」;而了解腸道菌群,不止是為了治療腸胃毛病,以至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更發現,腸道菌群的平衡或跟精神病有關,甚至左右運動體能、智商及壽命的關鍵因素,當中不少更來自本港醫學科研。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指出,現時本港腸道微生態創新醫學領域,絕對是亞洲龍頭,「《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醫療科技的發展潛力,如今是推動『官產學研』合作的關鍵時機。」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亦認同教授的看法,「科學園一直協助學者將研究產業化,只要政府能夠規劃跟大灣區同調的監管機制,相信會吸引更多藥廠人才進駐。」

Ad Block
智慧生活丨腸道微生態產業轉化 中大醫學院陳家亮:香港有條件成亞太樞紐

醫學界將腸道稱為「人體第二個大腦」。

產業市場增速驚人 港研究獲全球關注

新冠疫情加速醫學對人類腸道菌群的研究,尤其是香港科研團隊之前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發現腸道細菌跟染疫後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長新冠症狀有所關係,成果獲全球關注。而根據市調機構Polaris Market Research對人體腸道微生態全球市場的研究,揭示其市值由2021年的近6億美元,估算至2029年達逾31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2.95%,極具產業化潛力。陳教授補充,「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MagIC)扎根香港科學園,是亞太區內唯一獲英國專家認可的腸道菌移植(FMT)中心,而中大醫學院自2015年起已進行了近550宗FMT治療,數字是歐洲17個中心總和的三成多;而透過大便樣本作非入侵性大腸癌風險專利檢測工具,更是全球首創。」他強調本港有經驗、知識、技術和專才,成為腸道微生態創新醫藥的領先地位,自不待言。
 

智慧生活丨腸道微生態產業轉化 中大醫學院陳家亮:香港有條件成亞太樞紐

上周五中大醫學院與MagIC,聯同香港科技園合辦「微生態峰會2023」。

大灣區新醫藥協同監管 河套區變現代版挪亞方舟

雖然香港醫學科研被受推崇,然而從實驗室走進市場,陳教授坦言困難重重。他解釋,「我們缺乏藥物審批機構,必須在香港境外重複進行測試,且粵港澳三地對藥物的監管及認證機制各有不同,窒礙成藥面世的速度。再者本地欠缺具規模的生物樣本庫,即使我們之前儲存了全球最大、達10萬名母嬰樣本庫,也只能落戶內地,且疫情下樣本無法『過境』,拖累研究進度。」

因此陳教授呼籲政府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新醫藥認證,聯同大灣區建立區域性的藥物監管及認證中心,用以審批三地的創新藥物研發。「相信此法定機構能有效令醫藥企業進駐投資,培訓專才。我們亦提倡在落馬洲河套區建造現代版『挪亞方舟』,用作儲存數量龐大的腸道微生態生物樣本,長遠惠及大灣區8千萬居民。」他續說。
 

智慧生活丨腸道微生態產業轉化 中大醫學院陳家亮:香港有條件成亞太樞紐

座談會上業界討論如何把握腸道微生態的發展機遇。

微生態峰會2023黃克強: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

上周五中大醫學院與MagIC,聯同香港科技園合辦「微生態峰會2023」,峰會雲集多位相關科研領域的學者及醫療產業人士,連場座談會討論如何把握其新醫藥產業的發展機遇。黃克強認為中央政府訂立「十四五」規劃做基礎,「理應善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支援更多創科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擔當原本接通內地與國際舞台的橋樑。」他又補充,本港醫療科技在過去5年發展急促,園區內的生物醫藥公司從50家增至目前約180家,加上近日已有大型國際藥企宣布來港,他亦積極居中協調不同持份者。未來香港能否成亞太頂尖醫療產業樞紐,對此Albert抱持樂觀態度。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