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司法部倡不批Google海纜直駁香港,惹國家安全疑慮。
中美關係轉趨緊張,連累香港直駁美國的海底光纜亦將不獲啟用。美國司法部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建議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否決啟用海底光纜PLCN(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美國至香港的連接,改在台灣和菲律賓上岸。所指的安全考慮,在於PLDC母公司中國電訊商鵬博士電訊。
PLCN由Google 、Facebook和「香港公司」PLDC合資興建,而後者的主要股東現為中國第四大電訊商鵬博士電訊。司法部的新聞稿表明,香港自治情況改變而作出的考慮,並有以下三項憂慮:
1, 當前的國家安全環境,包括中國政府千方百計獲取數以百萬計美國人的敏感個人數據,中國政府通過投資數碼基建及中國情報和網絡安全法例截取其他國家的數據,海底光纜基建是其中之一。
2, 有關PLCN的中國持有公司鵬博士和PLDC的憂慮,包括鵬博士與中國情報和安全服務的關係,以及他們在中國情報和網絡安全法下的義務,還有PLDC與中國國有網絡商中國聯通的關係。
3, 擔心PLCN將為中國政府推進目標,使香港成為亞太地區通訊和IT基建樞紐,會威脅到美國與亞太地區之間的數據通訊,要先經過中國擁有或控制的地區。
美國司法部更表明,中國政府將國安部門伸延至香港,將危及其他通訊的安全。
PLCN在2016年10月公布興建計畫,本來由美國加州洛杉磯橫跨太平洋,直通香港深水灣,全長超過12,800公里,內有6對光纖系統,規劃容量為120Tbps 。當中Google和Facebook各用一對光纖系統,其餘4對則由PLDC所擁有。本來整條光纜系統打算在2019年啟用,但工程完成後一直未獲聯邦通訊委員會發出經營許可。
直至去年8月,有消息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轄下的電訊小組(Team Telecom)審議PLCN營運申請,遭到司法部代表強烈反對,因有潛在風險危及美國國家安全。
香港成立的中國公司PLDC
PLDC的背景是當中最重要的考慮。PLDC雖然是香港註冊的公司,在2015年10月成立,本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軟實力科技的子公司,之前從未投資過海底光纜系統。在公布PLCN項目之前的2016年5月,中國軟實力科技將PLDC售予中國文化硅谷有限公司,作價1,130萬美元。中國軟實力科技的董事長為韋振宇,而中國文化硅谷有限公司由其父韋俊康全資擁有。換言之,二人在PLCN項目開始之前已將投資的公司變成私人資產。
正當PLCN項目施工正在如火如荼之際,中國第四大電訊商鵬博士電訊出價9,000萬美元,向韋氏父子收購PLDC的93%股份,包括83%來自中國文化硅谷有限公司,10%來自STEM Technologies Limited 。令韋氏父子將資產5倍增值而脫手, PLCN項目換上由鵬博士電訊持有。
鵬博士電訊為中國民營電訊服務商,但亦參與政府項目,比如北京公安的監控網絡。美國華府憂慮,中國政府運用當地法例,審查途經PLCN的美國數據,危及國家安全。
PLCN香港段勢難放行
項目拉鋸了半年,今年2月再有消息指,Google和Facebook更改亞洲的上岸地點到其他國家,有望通過申請。Google將投資的光纜改到連接台灣頭城,Facebook則在菲律賓Baler和San Fernando登陸。Google的申請已在今年4月批出臨時許可證,維期半年,應付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致的網絡用量突然急增。至於Facebook的申請則尚未批出。
司法部如今給FCC發出建議,因國家安全而否決啟用PLCN。相信中國鵬博士持有的PLDC所投資的4對光纖系統將會長眠海底,反而Google和Facebook的光纖則啟用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