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元強勢,金管局上周六創20年來最大入市紀錄。 (資料圖片)
美國衰退陰霾揮之不去,更掀起亞洲貨幣的升值潮,港元亦受帶挈走強。金管局繼上周六向市場承接60.05億美元沽盤、即創20年最大手入市後,近兩日港元持續在強方兌換保證、即7.75兌一美元水平徘徊,促使當局昨再度出手承接12.3億美元沽盤,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在今日結算後,將升至1,008.41億元。
金管局最新再在市場承接12.3億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約95.32億港元。至於於上周六,當局於凌晨美股交易時段承接60.05億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465.39億港元,創2005年推出強方兌換保證價優化措施後,單日最大入市紀錄。連同昨日的承接,合共向市場注入560.7億港元。
5年來首次承接美元沽盤
金管局上周指,港元偏強主要由於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增加,同時多隻區內貨幣近日兌美元升值,帶動港元走強。金管局對上一次出手干預聯繫匯率,為2023年5月,當時港元走弱並觸及弱方兌換保證;至於對上一次出手承接美元沽盤,則為2020年10月28日。
事實上,滙豐上月下旬有報告曾預告,港匯有機會在短期內觸及強方兌換保證,主要由於潛在大型新股或來港,以及上市公司派息高峰由7至8月,推前至5月及6月,可能會影響港元流動性。外電亦引述分析指,以內銀為主的中資企業在內地當局提振股市的要求下,將分紅改為一年多次,令半年派息需求上升,亦增加港元購買需求。
亞幣齊走強 新台幣創3年高
另外,美匯指數持續偏軟於100以下水平,引發亞幣走強,當中新台幣更一度5日累升逾8%創3年高。市場傳出美國施壓要求新台幣升值,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否認,並指若有不規則、季節性因素干預匯價及危害金融市場穩定,該行會入場維持市場秩序,但不會扭轉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