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2-04 10:00:00

九龍何來|命名傳說源自「龍脈薈萃」 以獅子山為界背後有段故

分享:

龍年|九龍何以命名?以界限街還是獅子山為界?九龍有新舊之分?

龍,在中國文化中有吉祥和強大的意思。香港不少地方都以「龍」字命名;而最多人認識的一個,肯定是「九龍」。

九龍是香港三大區域之一,雖然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面積(約1,110平方公里)不到5%,卻盛載着全港30%的人口,超過223萬人安居於此。居於香港的你,有沒有聽過「九龍」一名的由來?又是否知道九龍有「新」和「舊」之分?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九龍名字由來 說法有二

關於「九龍」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當中比較多人傳頌的說法有兩個:

第一是與地理和風水有關。有指九龍是九條山脈薈萃的地方;在風水學上,山脈即是龍脈,因此這片薈萃龍脈之地,就被稱為「九龍」。

現時黃大仙祠的《九龍壁記並序》,亦刻記了以下一段:「蓋九龍山脈,自獅嶺奔騰而下,婉婉如龍者九,與壁中九龍夭矯不群無以異也。」

宋帝昺與八座青山 合稱「九龍」

第二個說法,相傳源自逃難至香港的宋帝昺。宋朝末年,宋帝昺被元軍追殺,逃至九龍。某日宋帝昺登石,眼見這一帶青山處處,便向群臣說:「八座青山,每山一龍,是八條龍」。丞相陸秀夫接着說:「陛下貴為天子,亦是一龍。」八座山(八龍)加上宋帝昺(一龍),就是「九龍」。

明朝史料已有九龍存在

到底「九龍」一名何時開始沿用,如今已難考究。但根據香港地方志中心資料,九龍這個地名,最早見於明朝萬曆九年(1581年)《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

根據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縣志》,不但記載了九龍在明、清期間曾設置戰船防範倭寇入侵,證明九龍具有重要的海防地位;而《新安縣志》同時列出「九龍村」等香港村落的名字。據悉九龍村位置,就在昔日的九龍寨城前方,因此亦有認為,「九龍」一名是源自這條九龍村。

南宋末年,宋帝昰及宋帝昺為避元軍追殺,逃難至九龍,是唯一一次在位的中國帝王到來香港。後人為紀念此事,在大石刻上「宋王臺」。(圖片來源:躍變‧龍城)

哪裏是九龍?界限街以南?獅子山以南?

九龍的界線在哪裏?有人說,界限街以南就是九龍;又有人說,獅子山以南才是九龍。到底哪裏才是九龍?這要從歷史說起。

1842年,清廷因鴉片戰爭戰敗,被逼與英國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讓予英國;1860年再與英國簽下《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以如今的界限街為界。但隨着1898年英國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這條邊界便失去作用。

九龍分新舊 源於歷史和城市發展

歷史和城市發展因素,令九龍出現新、舊之分。

「舊九龍」是指伴隨《北京條約》割讓的土地,即是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範圍。至於「新九龍」,則是港英政府為了市區發展需要,從新界劃入九龍的地段。1937年港英政府刊憲,把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即如今的深水埗、九龍塘、黃大仙及觀塘一帶原屬新界的地段,劃為「新九龍」。九龍的定義,從此擴大。

法例和地契仍見「新九龍」存在

及至1968年,因為推行「民政主任計劃」,港英政府將新、舊九龍及香港島重新分為十區,參照新界理民官的模式,派駐民政主任管理各區事務,新、舊九龍的界線逐漸模糊。

時至今天,已經很少人再以「新」和「舊」去區分九龍。不過在香港法例和土地契約當中,「九龍」及「新九龍」的分野依然存在。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

延伸閱讀:1月12日開幕!深圳Costco超市先睹為快 必買清單+會員申請教學   

延伸閱讀:《歷史有話說》 帶你走進香港歷史時空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