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05-06 14:30:00

內地禁宣傳「智慧駕駛」 小米汽車事故後悄更名為「輔助駕駛」

分享:
內地禁宣傳「智慧駕駛」 小米汽車事故後悄更名為「輔助駕駛」

內地禁宣傳「智慧駕駛」 小米汽車事故後悄更名為「輔助駕駛」(資料圖/新華社)

在中國內地對智慧駕駛技術加強監管的背景下,小米汽車近期調整旗下SU7車型的相關命名,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以更貼近實際技術能力並回應社會關注。

「小米智駕Pro」已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

據《界面新聞》報道,小米SU7標準版原搭載的「小米智駕Pro」系統,已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Pro」;而高階車型SU7 Pro與SU7 Max所配備的「小米智駕Max」也同步更名為「小米端對端輔助駕駛」。此舉顯示小米對其智慧駕駛技術進行重新定位,強調當前系統屬於輔助性質,而非完全自動化駕駛。

這項名稱變更與先前一場備受關注的車禍事故有關。

3月29日深夜,一輛小米SU7在安徽銅陵德上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三名大學生不幸身亡。小米官方指出,事發時該車正處於NOA(導航輔助駕駛)模式運行。事故引發業界與社會對智慧駕駛安全性的激烈討論,也促使多家車企在自動駕駛技術宣傳上轉趨保守。

adblk5
小米悄悄調整 SU7 新車訂購頁面中的措詞,主要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圖/翻攝微博)

小米悄悄調整 SU7 新車訂購頁面中的措詞,主要將「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圖/翻攝微博)

業內專家:尚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水平

隨著相關爭議升溫,中國內地主管部門亦加強對智慧駕駛技術的監管。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發文要求車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落實安全響應措施,嚴禁誇大或虛假宣傳。

緊接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於4月21日發布倡議書,呼籲業界應依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進行準確、規範的宣傳,杜絕誤導消費者的行銷手法。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大多數新能源車所搭載的智慧駕駛技術仍處於輔助駕駛階段,其核心功能是協助駕駛者提升行車安全與操作便利性,尚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水平。專家呼籲車企應以「智慧輔助駕駛」等表述作為標準命名,更貼切地反映現有技術的實際能力與風險範圍。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年齡和身高(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年齡和身高(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選購和使用(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選購和使用(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選購和使用(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選購和使用(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選購和使用(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執法(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兒童坐私家車11月起須用car seat|執法(圖片來源︰運輸署 Agent T )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