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街自備水樽 研究指長期飲用瓶裝水 可能損害健康
在士多、便利店及報攤都有的瓶裝水,提供方便又乾淨的水源,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飲用瓶裝水,可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慢性傷害。
額外攝入約9萬顆塑膠微粒
該項由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進行的研究,回顧超過140篇科學論文,揭示一般人每年約攝入3.9萬至5.2萬顆塑膠微粒,但若日常飲用水主要來自瓶裝水,膠微粒數量則會飆升,比起主要喝自來水的人將額外多攝入約9萬顆,原因是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會在瓶身製造、儲存及運送的過程中,因光照、溫度變化或擠壓而脫落。有關研究已刊載於《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誘發多種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與經由食物鏈累積的塑膠微粒不同,瓶裝水的危害在於直接從容器本身攝取這些化學物質,若瓶裝水使用低級塑膠則會容易釋放出塑膠微粒,當這些塑膠微粒一旦進入人體,便能輕易穿過生物屏障,進入血液,並抵達主要器官,可能誘發慢性發炎、細胞氧化壓力、荷爾蒙失調、生殖問題、神經損傷等問題。儘管目前對其長期影響的研究仍顯不足,但風險不容忽視。
他們強調,最好的解決方式是不要將瓶裝水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將之作為緊急情況下的選擇,從而減少塑膠微粒攝入。

塑膠微粒能輕易穿過生物屏障,進入血液,可能誘發慢性發炎、細胞氧化壓力、荷爾蒙失調、生殖問題、神經損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