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廁所時狂玩IG、threads痔瘡風險暴增46% 醫生教5招防痔秘訣
習慣如廁時會玩手機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有醫生指出,如果有去洗手間時玩手機的習慣,由於排便動作變長,所以,痔瘡風險亦會增加46%。醫生指出,有5大防痔秘訣,有助遠離痔瘡。
去廁所時玩手機痔瘡風險增46%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ook專頁上分享指,如果在馬桶上坐著玩手機,令時間不知不覺延長至二、三十分鐘,而這個日常小動作,正在潛移默化地提高你罹患痔瘡的風險。黃醫生解釋指,痔瘡是因直腸或肛門靜脈叢壓力上升、血流受阻,導致血管擴張及腫脹的疾病。以下是在廁所長時間使用手機會誘發痔瘡的原因:
- 久坐馬桶:肛門靜脈壓力升高,血液回流變差。
- 專注滑手機: 拖延排便時間,糞便停留的時間愈久,肛門的壓力愈大。
- 屏氣用力:若便意過後仍然強行排便,相當於在對痔瘡施加額外的壓力。
5招防痔秘訣
黃醫生指,長期佔用馬桶只會使肛門血管變得脆弱,最終影響到肛門健康。所以,他推介以下5大應對策略:
1. 上廁不帶手機
- 最簡單且實際的防範措施,將手機留在外面,避免一玩手機就半小時的情況發生。
2. 控制排便時間
- 黃金時間:≤ 5分鐘。
- 坐馬桶超過10分鐘,肛門靜脈壓力會顯著上升,若無便意則不必強行排便。
3. 飲食配合
- 高纖飲食:每天至少25至30克膳食纖維(蔬果、全穀、豆類)。
- 水分補充:每天2,000ml以上,以保持糞便的柔軟度。
4. 多做運動
- 久坐工作者每小時應起身活動5分鐘,防止骨盆腔血液滯留。
- 適當的運動(如快走、瑜伽、游泳)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降低便秘的風險。
5. 訓練「規律便意」
- 晨起喝溫水 + 早餐,刺激腸胃反射,自然排便。
- 養成固定的上廁時間,而非在滑手機時隨意排便。
黃醫生提醒痔瘡並非瞬間產生,而是長期在馬桶上滑手機、延長排便時間的結果。若想要避免痔瘡,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上廁所,不帶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