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長者因為「牙力」不足而難以享受美食,既影響營養攝取,更有機會出現被食物嗆到或落錯隔等危險情況。如果你發現家中長者用餐時間愈來愈長、經常嗆到或咳不停,便可能是吞嚥困難的警號。這時就要避開三類食物,加上實踐三個烹調技巧,就可以幫助長者重拾食力。
維持飲食多元化
長者容易因牙齒狀況、咀嚼無力或吞嚥功能退化等,出現吞嚥困難,導致他們選擇只吃稀粥、豆腐等軟爛食物,甚或減少與親友聚會,影響生活質素及營養攝取。其實,只要適當挑選食材和巧手烹調,長者也可以維持飲食多元化。
3類食物可免則免
對於有吞嚥問題的長者,以下3類食物可免則免:
- 過於鬆散食物:如炒飯、餅乾、水煮蛋的蛋黃,容易在嘴裡散開,增加發生嗆到的風險。
- 過黏食物:麻糬、年糕等容易黏住牙齒及口腔黏膜,導致難吞或吞嚥期間卡住。
- 小而圓的食物:如湯圓、粟米粒、花生等,體積細小卻也容易落錯隔,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番薯、山藥、南瓜蒸熟後,以湯匙輕壓便能入口。
學懂3種技巧 讓長者享受美食
至於烹調就可以採取以下3種技巧,讓長者可以享受美食:。
- 全穀雜糧類:番薯、山藥、南瓜蒸熟後,以湯匙輕壓便能入口。糙米、紫米、五穀米等不易軟化的穀物,可以在洗淨後放入雪櫃泡水一晚,待其軟化再烹煮。
- 蔬菜類:多選擇瓜類,如絲瓜、冬瓜、黃瓜等,或蔬菜嫩葉的部分。如選椰菜、白菜及菠菜等,就要先除菜梗再煮。
- 肉類處理:肉宜先去除筋膜、骨頭及刺,再以肉槌拍打,或切絲、絞碎,加入雪梨或菠蘿汁醃一醃,有助軟化肉質,吃起來更嫰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