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29 04:29:53
日報

均衡飲食+運動 控制體重 保心血管健康

分享:
均衡飲食+運動 控制體重 保心血管健康

均衡飲食+運動 控制體重 保心血管健康

隨年齡增長,長者的心血管健康成為重要課題。衛生署曾於2020-2022年人口健康調查中預測,中年至長者患上心血管疾病屬高風險,而較早前亦有非牟利機構針對長者健康的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受訪長者的中心動脈或上臂動脈硬化程度指標偏高,反映他們有較高的血管硬化風險。

註冊營養師張彪華Crimson指出,「肥胖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積,會導致血壓、血糖及血脂上升,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心病與中風風險。肥胖亦加重心臟負擔,影響心肺功能。由於長者新陳代謝減慢,脂肪更易堆積,因此控制體重至關重要。」

註冊營養師張彪華

張彪華指長者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飲食應跟從三低一高原則。

飲食原則:三低一高

張彪華表示,長者應遵循「三低一高」原則:低鹽、低脂肪、低糖、高纖維。同時選擇高生物價值蛋白質,如魚類、豆腐、去皮瘦肉、雞蛋及牛奶,搭配蔬果、全穀類與堅果,提升抗氧化力並降低膽固醇。避免攝取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如糕點、油炸食品)、加工及高鹽食品(如午餐肉、腸仔、罐頭等),以減輕心臟負擔。

增加蛋白質比例

如須控制體重,長者應適度減少每日熱量攝入(約250至500卡路里),避免過度節食導致肌肉流失。增加膳食纖維與優質蛋白質比例,有助控制飢餓感與維持肌肉量。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如糙米、粟米、番薯等,有助穩定血糖並減少脂肪堆積。張彪華認為,「採用少食多餐方式,避免暴飲暴食,有助穩定血糖與體重。」

關鍵營養素不可忽視

張彪華提醒長者注意幾項關鍵營養素:

Omega-3脂肪酸:來自深海魚、核桃、牛油果等,具抗發炎、降三酸甘油酯、預防動脈硬化功效。

膳食纖維:來自蔬果、全穀類等,有助穩定血糖與降低膽固醇。

鉀:可平衡血壓,常見於蔬果如莧菜、香蕉、奇異果。

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與免疫調節,建議多曬太陽。

若飲食攝取不足,可在專業指導下補充Omega-3、維生素D及纖維補充品。但張彪華強調,補充品非萬靈丹,仍須配合均衡飲食,並留意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adblk5
伸展活動 運動

從椅上伸展等簡單活動開始,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

配合運動產生協同效應

長者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太極等,並搭配肌力與柔軟度訓練,有助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與代謝。飲食與運動需相輔相成。張彪華建議循序漸進,設定可達成的小目標,例如早餐以蛋白質為主,中午與晚餐在家烹調健康食材,並在餐與餐之間進行短時間運動,逐步建立可持續的生活習慣。

面對吞嚥困難、食慾不振或行動受限等挑戰,張彪華指,可將食物軟化、分多餐進食,並以天然食材如薑、蒜、檸檬等調味提升口感。運動可從椅上伸展等簡單活動開始,並定期諮詢營養師與物理治療師,制訂個人化計劃,提升安全性與效果,改善生活質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