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雅鈺營養師說明,飲品從製作完成、外送員取餐,再到顧客手中,其實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外送飲品如果不加冰,溫度落在攝氏60至70度,也就是「危險溫度帶」,適合許多細菌快速繁殖。
近期氣溫持續偏高,不少人喜歡齊齊點外送飲品解渴消暑,有些人認為點「走冰」能喝得更健康,但黃雅鈺營養師提醒,走冰的外送飲品沒有冰塊維持低溫,再加上炎熱天氣,飲品在運送途中變質的風險可能增加,嚴重時甚至導致食物中毒,造成上吐下瀉恐苦不堪言。
高溫天氣外送飲品走冰 「危險溫度帶」成細菌溫床
黃雅鈺營養師說明,飲品從製作完成、車手取餐,再到顧客手中,其實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外送飲品如果不加冰,溫度落在攝氏60至70度,也就是「危險溫度帶」,適合許多細菌快速繁殖。常見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包括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及腸桿菌科,症狀從輕微腹痛、腹瀉,到嘔吐、嚴重腹瀉、發燒、頭痛、伴隨血便或膿便等都有可能。

若習慣自帶環保容器,也可以選擇保冷效果較佳的杯子,幫助維持飲品新鮮度。
營養師教你冰量這樣調!飲品也有「最佳賞味期」
那麼飲品冰量該怎麼調整?黃雅鈺營養師表示,乳品及豆製品飲品蛋白質含量高,變質風險也更高,因此像是加入了鮮奶、豆漿、多多類等含蛋白質或高糖飲品,建議選擇「正常冰」;一般茶類相較之下冰量可少一點,但也要將路途時間納入評估。
此外,飲品的「最佳賞味期」就是安全保鮮期,黃雅鈺營養師強調,無論是冷飲或熱飲,通常建議在1至2小時內飲用完畢,不過還是要看飲品基底、冰塊量、飲品放置地點環境及氣溫等,最好還是盡快喝完。
飲品外送、外賣兼顧食安 還有這些做法能延長新鮮度
黃雅鈺營養師進一步表示,外送飲品不能選擇盛裝容器,應該多加一點冰塊維持低溫。若是自行外帶,除了適度加冰,如果遇到固定冰量的飲品,可自備保冷袋或保冷劑,延長保存時間。若習慣自帶環保容器,也可以選擇保冷效果較佳的杯子,幫助維持飲品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