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屁股大糖尿風險低 腿粗更長命!醫生揭3招打造健康身材
屁股大腿粗也有隱藏健康優勢?有醫生指出,有研究發現,大腿與臀部肌肉分布與我們的代謝健康息息相關,屁股大人士的糖尿病風險亦較低,而腿粗的人死亡率亦相較上低。所以,健康身體比外觀重要,有3大方法有助打造健康身材,遠離疾病。
屁股大糖尿風險低 腿粗更長命!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有些被嫌棄的身材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利,根據《Diabetes Care》2023的研究,若臀部脂肪多, 2型糖尿病風險就會更低;而當臀肌發達,有助提升平衡能力,並降低跌倒風險。因為臀部脂肪主要是皮下脂肪,且肌肉量的增加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腰臀比例超過1.0就會有健康風險,而男性和女性的健康的腰臀比例如下:
- 男性 < 0.9
- 女性 < 0.85
許多人抱怨腿粗,但其實腿圍在 46至60cm屬於正常範圍。研究顯示,大腿圍每增加5cm,全因死亡率就會下降,因為大腿肌肉強壯,有助血糖代謝,並預防糖尿病。同時,由於脂肪分布合理,所以有助減少高血壓與心臟病風險。而腿粗的人骨密度更高,可以減少老年骨折的風險。另外,研究發現,腿圍偏低可能與心臟病或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1種身材才是最安全
黃醫生認為,微胖身材才是最安全,並強調微胖並非肥胖,而是BMI稍高但腰圍不大。研究表明,當BMI每增加1kg/m² ,其死亡風險可能下降4.5%。老年人「微胖」比過瘦更有利於長壽。所以,身材的關鍵是在於,肌肉量足、腰圍小和營養好。根據《JAMA》的研究,相對於正常體重(BMI 18.5–<25),輕度超重者的死亡率最低。研究中微胖的定義就是BMI 25至<30。
3招打造健康身材
黃醫生強調健康身體比好看的身材更重要,所以,可以透過以下3大方法打造健康身材:
1. 深蹲練腿臀
- 下肢肌群佔全身60%,增強基礎代謝、強健關節。
2. 控制腰臀比
- 腰圍過粗比體重超標更危險,久坐導致的脂肪堆積不等於健康。
3. 30 歲後嚴格控制腰圍
- 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下降,多做有氧運動以減少內臟脂肪。
臀部較大 大腿較粗 不一定是缺點
黃醫生綜合多項國際研究結果表明,臀部較大代表有更好的胰島素敏感性與跌倒保護力;而大腿較粗的人代表更佳的代謝與心血管防護;微胖體形反而比過瘦更有長壽優勢。所以,比起專注於纖細的外觀,腰圍與腰臀比的健康的肌肉量、合理的脂肪分布,加上適度運動與均衡飲食,才是打造「耐用又長壽」身體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