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喝水至尿液透明 恐掩肝腎異常 醫生教4招正確補水減肥
喝水一直被認為是健康的基礎,但原來盲目攝取,可能反而會本末反置。有醫生指出,追求喝水,甚至喝到尿液透明的狀況,有可能會掩蓋肝、腎異常的情況,甚至會出現低鈉血症。醫生指出,可以用3大方法正確補水,有助保持健康,以及有減肥功效。
狂喝水至尿液透明 恐掩肝腎異常
家庭醫學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許多人認為每天喝8杯水是標準,但這其實不完全正確。真正的補水化是水分進入細胞,參與能量代謝和神經傳導。如果只是猛喝水而忽略電解質,可能會打亂身體的平衡。另外,亦很多人認為多喝水可以排毒,但其實,大部分毒素是脂溶性的,並不僅靠水來沖掉。減肥的關鍵在於減少糖分和加工食品,而不只是增加水的攝取。
李醫生強調,過量飲水可導致低鈉血症,出現頭暈、疲倦等症狀。特別是運動員、斷食者或生酮飲食者更容易面臨這個風險。補水時也需注意補充鈉、鉀等電解質,因為這些礦物質對維持水分平衡至關重要。所以很多人運動後會特別想吃鹹的食物,其實是身體在提醒你補電解質,而不是單純要喝更多水。如果感到腦霧、容易抽筋或站起來頭暈,通常就是水和電解質比例出現問題的警號。
醫生教4招正確補水減肥
他認為,如果在運動期間不夠將其中的葡萄糖消耗掉,攝取過多的糖分卻反而會增加生理的負擔,因此不建議沒有運動時喝一般的運動飲料。而根據知名腦科學家Andrew Huberman研究指,正確補水方法建議如下:
- 電解質比例:日常維持應以鉀高於鈉(約2:1),運動時則需提升鈉的比例。
- DIY電解質水:可以用海鹽、氯化鉀、檸檬或檸檬酸鎂來製作。
- 分次補水:建議早晨起床後到中午每小時補充約240ml水,運動時依據體重計算水量。
- 運動時則依Galpin公式:依體重來計算每15到20分鐘需要的水量,根據環境、流汗量和身體訊號去調整。
李醫生表示,水分不僅來自飲水,還包括蔬菜、肉類等食物。要注意咖啡、茶、酒精和含糖飲料,這些都可能加速脫水。不過,每個人的補水需求不同,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攝取量,尤其是體重超標時,計算的需求量可能會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