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半夜小腿抽筋揭患尿毒症 須終身洗腎 醫生揭5大抽筋健康隱患
小腿抽筋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有醫生指出,當晚上頻繁地驚醒出現小腿抽筋,有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號,甚至可能是患上心臟病或腦退化等疾病。醫生分享一宗案例指,一名男子半夜小腿抽筋多時,求醫後揭患尿毒症,須終身洗腎。醫生指出5大抽筋健康隱患。
男子半夜小腿抽筋揭患尿毒症 須終身洗腎
腎臟專科醫生洪永祥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該名55歲男子求醫時表示自己近一個月夜間頻尿,並幾乎每晚都會抽筋,導致睡眠品質受到影響。經檢查後發現他患上尿毒症,更嚴重到須洗腎,但洗腎半個月後患者已經沒有了抽筋症狀。根據《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研究,約33%的成年人在一年內曾經歷夜間小腿抽筋,尤其中老年人發生率更高,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夜間腿部痙攣(NocturnalLegCramps,NLCs)的情況屬一種睡眠障礙症狀。這種情況是下肢肌肉(特別是腓腸肌)突然劇烈且非自願地收縮,導致疼痛,通常在半夜或清晨發作,讓人驚醒,持續幾秒到數分鐘不等,之後可能會有殘餘的痠痛感。所以這種症狀不僅短暫影響睡眠品質,還可能對第二天的活動和生活品質造成影響。3成人會夜間小腿抽筋
半夜扎醒小腿抽筋恐患心臟病
抽筋的潛在後果如下。
1.睡眠障礙與失眠:
- 頻繁抽筋使人夜間多次醒來,導致慢性失眠與白天嗜睡情況出現。影響免疫、消化、代謝及神經肌肉功能,進一步加劇抽筋的發生。
2.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
- 特別是老年人,半夜因疼痛驚醒而起身,可能導致跌倒,增加骨折風險。。
3.肌肉疲勞與損傷:
- 持續的痙攣可能導致肌肉缺氧及纖維拉傷,引發局部發炎,甚至造成阿基里斯腱斷裂。
4.生活品質下降:
- 長期抽筋會導致焦慮與沮喪,影響工作效率及社交生活。
5.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號:
- 若最近突然頻繁抽筋,可能隱藏著糖尿病、心臟病、失智症、肌少症、電解質異常、甲狀腺低下、周邊神經病變、代謝異常、慢性腎衰竭等慢性病,應立即求醫評估。
10大小腿抽筋成因
洪醫生解釋指,小腿抽筋並非單一成因所致,以下為常見因素:
- 電解質不平衡:鉀、鈣、鎂等礦物質缺乏會提高神經興奮性,誘發痙攣。
- 脫水:水分攝取不足,特別在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時,會導致肌肉抽筋。
- 久坐或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久坐或久站)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痙攣。
- 運動過度或拉伸不足:劇烈運動後未適當伸展,或肌肉疲勞導致乳酸堆積,也會提高抽筋概率。
- 睡姿不良:睡覺時足部被棉被壓住,導致小腿肌肉長時間縮短,易誘發抽筋。
- 神經病變或血管疾病: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會影響神經傳導,增加抽筋風險。
-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利尿劑、降血壓藥等可能導致電解質流失。
- 懷孕:懷孕後期,子宮壓迫下肢靜脈與神經,增加抽筋的機率。
- 高齡與肌肉流失:年長者肌肉質量下降,神經控制能力減弱。
- 慢性腎臟病或肝病:這些疾病影響電解質代謝,常見合併低鈣、低鎂,導致抽筋。
6大預防抽筋的食物
洪醫生指出,許多臨床研究證實,適當補充特定營養素有助於預防夜間抽筋,但他提醒,以下食物只適用於一般腎功能正常人士,如果有腎功能問題的患者攝取前應先諮詢醫生:
1.含鉀食物:
- 有助穩定細胞膜電位與肌肉興奮性,當身體缺鉀可能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放鬆。
- 食物例子:香蕉、牛油果、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番薯、薯仔等。
2.含鎂食物:
- 有助肌肉放鬆與神經穩定的關鍵,使用鎂來當肌肉鬆弛劑既安全又有效
- 食物例子:如南瓜子、腰果、杏仁、燕麥、黑朱古力、 豆腐、豆漿等。
3.含鈣食物:
- 鈣可以維持心臟、肌肉、神經的正常功能,若攝取不足或吸收差都會造成神經過度興奮。
- 食物例子:芝麻、小魚乾、羽衣甘蘭、豆漿或乳製品。
4.酸車厘子汁與果醋:
- 酸味成分可透過口腔感受器抑制神經反射弧,減少痙攣發生。
- 研究證運動員飲用酸車厘子汁可縮短恢復時間並減少抽筋次數。
5.適度攝取鹽分與運動電解質飲品:
- 特別在運動後、大量流汗或高溫環境下工作人士,適當補充含鈉飲品可維持電解質平衡。
6.左旋肉鹼:
- 能協助脂肪代謝,對於經常抽筋的人尤其有益。
- 食物例子:可從肉類食物中攝取,特別是紅肉。
7招日常預防抽筋
洪醫生亦指出,除了飲食,日常習慣也可以預防抽筋:
- 睡前拉筋:進行小腿與足底肌群的拉伸,例如腳尖勾起靠牆站立,或坐姿拉筋。研究證持續三周能有效減少抽筋發作。
- 足量水分攝取:保持每日飲水量,以避免脫水,不過睡前避免大量喝水以免夜尿影響睡眠。
- 規律運動避免久坐:適度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神經肌肉控制能力。建議一天不要坐超過6小時。
- 調整睡姿:避免被子壓迫腳尖或將枕頭墊在足下,保持自然彎曲的姿勢,避免肌肉縮短狀態。
- 檢視藥物與健康狀況:若懷疑藥物副作用或抽筋頻繁,應諮詢醫師。常見導致抽筋藥物如利尿劑、降血脂藥他汀類、類固醇、避孕藥、降血壓藥。
- 補充保健品:如維他命B群、鈣鎂碇,應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特別是懷孕、運動員與老年人。
- 泡腳或熱敷:睡前泡腳、按摩與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減少痙攣。
洪醫生指出,小腿抽筋雖然常見,但不可輕忽其對睡眠與生活的影響。透過攝取富含鉀、鎂、鈣的食物,搭配良好的伸展與生活習慣,大多數人都能有效預防夜間抽筋。若抽筋頻率增加、伴隨其他神經症狀或無法改善,應及時就醫排除潛在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