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是常見癌症,新症個案更連年上升,情況令人關注。南韓一項研究指出,包括南韓在內的亞洲國家,因為西化飲食愈趨普及,導致大腸癌風險日增,而南韓成為全球大腸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原因與當地人嗜吃肉類、加工食品和飲酒有關。
肉類及加工肉食增風險
南韓首爾大學與中央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合作分析南韓、日本、中國、台灣和新加坡等亞洲地區進行的82項世代研究,發現西化飲食與大腸癌存在明確的關聯。分析發現,肉類總攝取量增加會令大腸癌風險增加18%,腸仔及火腿等加工肉食也會促使風險上升18%。雞肉及火雞等白肉與大腸癌整體風險沒有顯著關聯,但就與可增加直腸癌風險40%。
酒精同樣高危
另一方面,酒精也是大腸癌的重要風險因素。每日攝取純酒精超過30克,相當於兩罐啤酒、2至3杯紅酒或半瓶燒酒,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64%。相反,鈣的攝取量有助降低大腸癌7%的風險。
研究人員解釋,鈣與腸道中的脂肪酸和膽汁酸結合,從而降低致癌物對腸道的影響,並指以蔬菜、水果、全穀物和瘦蛋白為主的飲食模式,具有預防腸道癌變的作用,因為纖維、抗氧化物和植物性活化物等可以降低大腸癌風險15%。
他們認為,研究分析表明,減少攝取酒精及加工肉類,可能是預防亞洲大腸癌的關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