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17 17:30:00

難治型思覺失調症幻聽、妄想難解決?「多模式治療」助改善5成症狀

分享:
呼籲社會各界增進對思覺失調症的理解與接納,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幫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會。

呼籲社會各界增進對思覺失調症的理解與接納,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幫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會。

45歲的張先生因長期受到幻聽及妄想症狀,近十年來飽受難治型思覺失調症困擾。儘管規律服用各類抗精神病藥物,症狀仍無法有效控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僅在過去3年內就因病情惡化5度住院,最長一次長達5個月,讓他與家人一度陷入絕望。

用兩種藥物治療仍不見效 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是醫學重挑戰

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身心醫學科黃立中醫生指出,思覺失調症影響全球約0.5~1%人口,其中約30%的患者屬於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指經過至少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6周以上,症狀仍無法達到明顯改善。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男性患者略多於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4:1;男性通常發病較早(18~25),女性則多在25~35歲發病,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患者常見更早發病年齡、更頻繁的住院治療史及更高的共病率。

黃立中醫生表示,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是身心醫學科治療的重大挑戰,近年研究顯示,這類患者可能存在與典型思覺失調症不同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因此需要差異化的治療策略。

adblk5
抑鬱症症狀|覺得自己沒用:患者自我價值下降,認為自己一事無成,做的東西沒人欣賞、沒有用處 抑鬱症症狀|難以集中精神:受情緒影響,難以集中精神做一件事 抑鬱症症狀|睡眠改變:抑鬱症患者往往會失眠,日間感到極度疲倦。也有患者會嗜睡、睡很久或不願起床 抑鬱症症狀|對事物失去興趣:即使本身的興趣和嗜好,都變得不想去做、去玩 抑鬱症症狀|情緒低落:容易感到悶悶不樂,無法感到開心,伴隨一些負面想法 抑鬱症症狀|容易激動:情緒容易激動,旁人或感到反應過敏 抑鬱症症狀|食慾改變:多數患者會變得食慾不振,長期下去會體重減輕。亦有小部分患者會食慾暴增 抑鬱症症狀|自殺傾向:因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出現輕生念頭,這是危險的徵狀,必須求醫

難治型思覺失調症有5種常見症狀 治療必須多管齊下

難治型思覺失調症常見症狀包括持續性幻覺(多為幻聽)、妄想(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思考障礙、情感平淡及社會功能顯著退化等,不僅醫療費用高昂,對家庭及社會資源消耗也十分可觀,同時伴隨較高的自殺風險。

治療除了藥物,複合型多重神經傳導物質機轉結合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如TMS,以及心理社會介入,形成多模式治療方案,已成為處理難治型案例的新趨勢。黃立中醫生進一步解釋,約35%的難治型患者能從這種綜合治療中獲益,症狀緩解率顯著提高,住院率降低,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多重治療讓病人症狀減少五成 社會應更理解思覺失調症

黃立中醫生為張先生制訂了綜合性治療方案,包括多重作用機轉混和藥物治療,例如包含多巴胺完全拮抗或部分拮抗藥、血清素作用機制、谷胺酸調節等多重神經傳導物質作用機轉治療藥物治療,並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與家庭支持。歷經68周治療,張先生的幻聽與妄想減少近五成,情感平淡與社交退縮等負性症狀也明顯改善,出院後持續配合門診追蹤與心理治療,截至目前病況穩定,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黃立中醫生指出,難治型思覺失調症雖然棘手,但隨著醫學進步,多元化治療方案正帶來新希望,患者及家屬應持續與醫療團隊保持密切合作,定期評估治療效果,必要時及時調整治療策略。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增進對思覺失調症的理解與接納,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幫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會。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VERTISEMENT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