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飯肥過食麵?食麵恐增肥易腹瀉 醫生揭3大隱藏危機
吃麵比吃飯更易致肥?有醫生指出,很多人因為知道白飯容易致肥,而選擇吃麵取代。但其實吃麵也容易增加體重,甚至會增加腹瀉風險。醫生指出,長期吃麵可能隱藏著3大潛在的問題,對健康造成威脅。
3大食麵隱藏危機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蔡明劼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許多人也喜歡每餐都吃麵,但如果每天也吃的話,就有可能會對身體帶來以下3大問題:
1.過量的澱粉
- 一碗麵條通常含有大量澱粉,但卻往往缺乏足夠的蔬菜和蛋白質。
- 為了感到飽足,許多人會增加麵條的攝取量,導致血糖波動大,對於體重控制也不利。
2.隱藏的油脂
- 雞絲麵和油麵等黃色麵條在製作過程中可能已添加了大量油脂,再加上烹調時的額外油脂,這使得麵條口感滑順的同時,也增加了「隱藏的熱量」,導致體重上升的原因之一。
3.麩質的問題
- 小麥中的麩質對大多數人影響不大,但對於某些人群(如乳糜瀉患者或麩質敏感者),則可能引發腸胃不適或過敏反應。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避開麩質,但了解這一點很重要。
蔡醫生建議,如果想健康地吃麵,可以選擇蒟蒻麵作替代方案,因為蒟蒻麵較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且飽足感十足,亦不用擔心澱粉攝取過量,更能幫助血糖和體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