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有益身心,有人為健康做運動,亦有人因為熱愛而天天運動,無論任何原因和目的,始終沒有人想因為運動而受傷捱痛。而常見的運動創傷大多可以透過兩個原則有效預防,就是足夠熱身及循序漸進。
撞擊力愈大 受傷風險愈高
跑步、打籃球、踢足球等都是很受歡迎的運動,無論進行哪一種運動,都有機會受傷,尤其是撞擊力愈大的運動,受傷的機會也愈高。而常見五大運動傷害有:
- 腳踝扭傷:即俗稱的拗柴,最常見於跳躍落地不穩或踩到不平地面。
- 肌肉拉傷:通常發生在熱身不足便出力衝刺或發力造成,以大腿後肌(股二頭肌)、小腿肌群最常見。
- 跑步膝:長跑或爬樓梯後膝蓋前側或外側隱隱作痛,多為過度使用造成。
- 網球肘:除了打網球之外,任何反覆抓握的動作都可能引發手肘外側肌腱發炎。
- 肩關節夾擊綜合症:常見於游泳、重訓等手臂需要反覆「高舉過頭」的運動。
充足熱身 循序漸進
不想受傷,就要實踐預防法則,包括每次運動前要有充足熱身,運動量則要循序漸進。此外,強化肌肉、正確姿勢和動作,也有助避免受傷害。假如出現疼痛且持續不退甚或影響到日常生活,就要盡早求醫,以免小傷變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