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5-16 04:30:57
日報

PCV容易大出血 恐致盲

分享:
PCV

PCV容易大出血 恐致盲

黃斑病變聽得多,指視網膜中央的黃斑區出現血管病變;原來在視網膜之下還有一層「脈絡膜」,有機會出現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往往一出血即「大噴射」,令視力即時受影響。

眼科專科醫生霍頌天指出,PCV其實是老年性黃斑病變的一種,以50歲或以上較常見,「脈絡膜即視網膜底下的一層,當脈絡膜的血管長出了凸起、息肉狀物質,便稱為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風險因素除了年紀,男性患病率也較高,而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病患者都屬於較高風險。」

PCV

霍頌天指PCV患者有可能需要手術配合針藥治療。

或污染玻璃體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人患PCV的風險也相對較高,「亞洲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患者當中,有近半數屬於PCV,這比率較西方人高數倍,因此估計PCV和基因有一定關係。」霍頌天說。

PCV引起的出血,與一般視網膜或黃斑區血管的出血不同,PCV通常一出血便會較多,例如透過檢查可看見視網膜上有較大區域的出血,出血後若積聚在黃斑區,日子一久便會形成疤痕,因此留在黃斑區的血愈多、時間愈長,對視力的破壞也愈大。另外由於出血量大,甚至有可能污染眼球中央的玻璃體,對視力甚至眼科檢查造成阻礙。而一般其他黃斑出血問題就較少會影響玻璃體。

雙抗注射清除血管

現時治療PCV的方法有幾種,「傳統以光動力療法配合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而近年發現一種因子『血管生成素-2』也和PCV有一定關係,因此較新的是注射雙抗藥物,一針同時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研究顯示,即使只注射雙抗藥物而不加光動力療法,也可以控制部分個案的病情。」霍頌天表示。

另外,研究亦發現,針對上述兩種因子的雙抗藥物,可令脈絡膜血管的滲漏減低。注射雙抗藥物可以清除息肉狀脈絡膜血管達51%,而注射單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的清除率則為43%。「當然,不同研究得出的結果略有分別,但若只採用眼內注射療法而不加入光動力療法的話,雙抗藥物清除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的機會明顯較高。」
 

adblk5
PCV

PCV 導致黃斑區出現大量視網膜下出血。

部分情況須手術配合

療程方面,雙抗藥物的起始治療是4針,每月注射一針,然後根據個別病人的情況制訂其後的治療方案,一般會嘗試拉長間隔注射,例如3、4個月注射一針,若脈絡膜血管情況持續穩定的話更可能考慮停藥,是相當個人化的方案。

而有部分情況則需要以手術配合治療,例如:
1. 黃斑區有大量血液,由於眼內注射或光動力療法只能減少再出血而不能清除黃斑區的血液,這情況下可考慮將氣體注入眼球內,然後讓病人垂頭,利用氣體向上升的壓力將黃斑區的血液逼走,減少對視力的破壞。
2. 若脈絡膜出血已滲入玻璃體,眼科醫生透過瞳孔檢查視網膜也有困難,這情況可能考慮玻璃體切除手術,清除受污染的玻璃體。「但手術或加速白內障的進展,所以很多時會考慮在同一手術替病人清除白內障,換上人工晶體,免除短時間內要再做手術。」霍頌天補充。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