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蟑螂擴散至東日本,可能與熱水洗碗機普及有關。
日本家庭過去常見的蟑螂品種為「黑胸蟑螂」,餐廳則以「德國蟑螂」最為普遍。日本傳媒報道,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原本主要出沒於西日本的美洲蟑螂現時卻憑藉單性繁殖能力,以驚人速度在東京蔓延,堪稱當地蟑螂「第三勢力」,有專家認為可能與東京的熱水洗碗機普及有關。
雌性美洲蟑螂自行產卵 促成「自我複製」循環
美洲蟑螂跟德國蟑螂一樣有著棕色外殼,體型卻如同煙褐色蟑螂一般巨大,最大辨別特徵是背部有淺色環狀斑紋。另外,美洲蟑螂的無性繁殖能力亦可能是牠們急速增加原因之一。北海道大學曾對美洲蟑螂展開研究,發現成年的雌性美洲蟑螂若找不到雄性,仍可在未交配的情況下自行產卵,而孵化出的蟑螂由於不含雄性DNA,長大後仍然是雌性,持續促成「自我複製」無性繁殖循環,數量因此快速倍增。
報道指美洲蟑螂偏好高溫潮濕環境,因此原本主要棲息在九州、沖繩、關西一帶的西日本地區,但近年卻擴大至東日本都市中心。除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有專家指另一重要因素是熱水洗碗機普及。
天花板燈具隙縫爬出
日本一般建築物地下室通常設有污水槽,用來暫時儲存洗衣機、廁所等排出的生活廢水。近年來,許多東京餐廳選擇引進熱水洗碗機,導致大量熱水不斷流入污水槽,槽內全年維持高溫高濕的環境,可能成為美洲蟑螂的繁殖溫床。牠們可能從地下污水槽,沿著水泥牆與裂縫潛入建築物內部,甚至從天花板燈具隙縫爬出。
餐廳1夜死150隻 傳統毒餌效果有限
傳統毒餌對美洲蟑螂效果有限。由於牠們體型巨大、食量驚人,單隻就能啃光大量藥餌,卻無法引發群體連鎖中毒,目前只能改用「殘留噴霧」方式,先在牆角與地板預灑長效藥劑,讓蟑螂經過時直接中毒。有驅蟲專家曾到東京一家餐廳噴藥除蟑,一晚發現至少150隻蟑螂屍體。近年東京餐廳及深夜街頭已有牠們出沒,若趨勢持續,未來住宅區亦恐難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