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左)與庫克(右)在白宮宣布,蘋果加碼投資美國至6,000億美元。(美聯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關稅作手段「脅逼」美國公司將廠房搬回美國,他周三與iPhone生產商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在白宮會見傳媒,宣布蘋果加碼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投資美國本地,未來4年的總投資額增至6,000億美元(約4.7萬億港元)。特朗普稱,蘋果等公司的生產正搬回美國。不過,蘋果僅加大投資產品部件,手機iPhone仍在中國和印度作最後組裝。蘋果加大投資有望能避過iPhone可能遭徵關稅的風險。
特朗普推動製造業回歸美國,視蘋果的投資為重要勝利,稱是美國歷來最大投資之一。他又指,類似蘋果的公司正回來,這亦是「邁向確保美國出售的iPhone,於美國製造最終目標的重要一步」。庫克在記者會送上印有蘋果標記、24K足金底座的美國製紀念品給特朗普。今年初蘋果宣布在未來4年投資5,000億美元,以及在全美國聘請2萬名員工。特朗普在最近數月批評蘋果及庫克試圖將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逃避其政府計劃對中國徵收的關稅,他今年稍早時稱曾向庫克說「我不想你在印度生產」。
特朗普關稅戰|庫克:iPhone最後組裝仍在海外
庫克稱,對美國的投資包括與美國10間公司建立新合作或擴大合作,他們都是生產部件,包括半導體晶片,那用於蘋果在全球發售的產品,感謝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被問及iPhone最終會否全美國製造,他指很多部件已在美國本土製造,例如半導體、屏幕和人面辨識模組,但最終組裝仍將在海外「一段時間」。分析認為,蘋果的投資承諾十分重要,特朗普5月曾威脅向海外製造的蘋果產品徵收25%關稅,他的關稅政策導致蘋果6月第二季損失了8億美元(約62億港元);與白宮關係緊張了數月,蘋果有關投資是正確方向,可贏得特朗普的青睞。
蘋果大部分產品仍在亞洲生產,包括iPhone和iPad,中國仍為主要生產地,即使近年來已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越南、泰國和印度。有分析認為,基於勞動成本和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在美國生產iPhone仍然不切實際。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加徵印度25%關稅至50%。(美聯社)
特朗普關稅戰|擬向晶片徵100%關稅 美國設廠獲豁免
特朗普亦宣布,將對進口晶片徵收約100%關稅,並說對於蘋果等承諾在美國建廠的公司,「將不收取任何費用」。他警告企業不要在承諾在美國建廠後又不建,他們會追討累積的關稅。半導體和其他關鍵科技產品的關稅一直是美國國家安全調查的主要對象,預計調查結果將於8月中公布。南韓貿易代表稱,華盛頓與首爾有貿易協議,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應該不會被徵100%關稅。三星電子的美國德州代工廠亦將生產蘋果新一代晶片。台灣晶片生產商台積電亦向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和設廠,料可獲豁免。
特朗普關稅戰|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印度增至50%稅率
美國對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周四亦正式生效,各地遭徵收10%至50%稅率不等。印度因購買俄羅斯石油,特朗普周三簽署行政命令向其追加25%關稅,在21天後生效,令其關稅與「得罪」特朗普的巴西看齊,達到最高的50%稅率。瑞士意外遭徵39%高關稅,瑞士聯邦主席凱勒-祖特爾在最後一刻訪問華盛頓,期望可減關稅,但最終空手而回。瑞士政府周四召開緊急會議,商討下一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