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蠅的幼蟲。(路透社)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周日公布當地首宗人類感染食肉寄生蟲「新世界螺旋蠅」(New World screwworm)病例,患者最近從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El Salvador)返美,引起國際關注。螺旋蠅過去主要在動物身上出現,幼蟲會從宿主傷口鑽入其體內,嚴重可致宿主死亡。該寄生蟲近期在中美洲及墨西哥等地爆發,打擊養牛業,美國當局指目前其對人類構成的風險仍低。
HHS發言人表示,馬里蘭州衛生局和美國疾控中心(CDC)調查了該病例,並於8月4日由CDC確認為螺旋蠅感染,患者從薩爾瓦多返美。路透社上周亦曾引述養牛業人士,指CDC確認馬里蘭州有人受螺旋蠅感染,並稱患者是從另一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Guatemala)返美,暫未知兩個說法不同,是馬里蘭州有兩個案例,抑或只是消息有誤所致。
幼蟲會用尖銳的嘴鑽入宿主體內
螺旋蠅是寄生的蠅類,其雌性在任何溫血動物的傷口產卵。一旦卵孵化,數百隻螺旋蠅幼蟲會用其尖銳的嘴鑽入宿主體內,若不及時治療,最終會殺死宿主。蛆蟲的進食類似於將螺絲釘釘入木頭,因此得名;治療時須清除數以百計幼蟲,並徹底消毒傷口。螺旋蠅可對牛羊等畜牧業、野生生物甚至寵物造成毀滅性影響,很少感染人類。
2023年起在中美洲死灰復燃
中美洲曾於八十及九十年代出現螺旋蠅大爆發,經有關當局斥巨資處理才遏止。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螺旋蠅自2023年起死灰復燃,一直從中美洲國家古巴、海地及多明尼加等地,向北朝墨西哥蔓延。墨西哥7月報告了距離美國邊界約595公里的地區出現新病例後,美國農業部隨即下令關閉南部入境口岸的牲畜貿易,是繼去年11月及今年5月後再次叫停。美國往常每年會從墨西哥進口逾100萬頭牛,飼養後作為肉食應市。
培養「不育雄蚊」令卵子無法孵化
螺旋蠅在1960年代被美國根除,當時研究者開始大量釋放不育雄性螺旋蠅,與野生雌性螺旋蠅交配以令卵子無法孵化。墨西哥政府7月表示,已開始在南部建設成本5,100萬美元的培育「不育蠅」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