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魯斯接受肢體延長手術前(左)後(右)對比。(互聯網)
美國馬里蘭州女子克魯斯(Chandler Crews)因患侏儒症導致身材矮小,她不甘就此渡過一生,決定接受斷骨增高手術。現年31歲的她近日公開談及其心路歷程,以及手術的結果。
克魯斯出生時被診斷患有「軟骨發育不全症」(achondroplasia),那是一種最常見的侏儒症類型,特徵包括四肢短小、軀幹正常大小、頭部較大和前額突出。該病症源於FGFR3基因突變,導致骨骼發育遲緩。
克魯斯表示,其成長過程極其艱難,她記得母親總是為她的生命擔憂,因為這種病症可能導致因腦幹受壓而猝死,以及睡眠呼吸中止等危險的呼吸問題。她的童年充斥著頻繁進出醫院接受治療,以及見各種專科醫生的經歷,因為侏儒症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包括O型腿、脊椎彎曲、耳部感染和聽力損失。
16歲決定接受肢體延長手術
克魯斯還記得自己因為身材矮小而感覺像隻「展示犬」,人們經常會走過來拍拍她的頭,說些「虛假」的讚美來讓她好過些,這讓她感到困惑和憤怒。16歲那年,當她意識到自己永遠不會再長高時,克魯斯決定接受「禁忌」的肢體延長手術,包括拉長腿骨增高,以及拉長手臂骨。
肢體延長手術在侏儒症群體中備受爭議,因為這是一種痛苦、昂貴且高風險的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很高,有些人認為這助長了「矮小是需要『修正』的缺陷」觀念。但克魯斯直言,以前總覺得「自己從未真正屬於這個身體……覺得自己的能量,在一個不該屬於的身體裡浪費時間。」
她稱,「我不想等待世界改變來適應我的需求;我想為自己、而不是為任何人做出改變」,「在侏儒症群體中,有些人可能認為,其他侏儒症患者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身體時,是侮辱了所有擁有這種『體型』的人。但事實並非如此」,「就像世界上其他人一樣,我們的身體屬於自己,即使是有相同診斷結果的人,也無權對你的選擇指手畫腳」。
斷開腳骨 植入儀器每日拉開1毫米
2010年8月,16歲的克魯斯接受了3次肢體延長手術中的第一次。針對侏儒症或O型腿的腿部延長手術,包括外科切開大腿或脛骨,並植入一種裝置(外部固定器或內部鋼釘),在數周至數月內,慢慢拉開骨段。骨骼每天會被微微拉開約1毫米,新骨會在間隙中形成。當達成所需要的長度後,便移除裝置,讓新骨融合後,之後才能慢慢恢復完整的活動能力。
美國沒有精確的全國肢體延長手術年度統計數據,但這種手術既用於治療侏儒症,也用於美容增高,且美容增高手術愈來愈受歡迎。克魯斯估計她的手術費用接近200萬美元,不過,由於醫生告知這些手術對於矯正她的O型腿和改善脊椎健康是必要的,因此大部分費用可由保險支付。
克魯斯第一次手術後,初期的恢復包括每周5日、每日2到3小時的個人訓練,以及日常自行進行的鍛鍊和伸展。到2011年4月,克魯斯的骨骼終於達到可以移除固定器的狀態。她回憶道:「移除固定器後,我有一個月不能負重。當獲准完全負重後,我必須重新學習走路。我使用助行器約兩周,然後用四腳拐杖約一周,再改用單拐。到了6月,我已經能不靠輔助行走。」
手臂亦接受斷開延長手術 以合符身體比例
在開始腿部延長過程後,克魯斯也接受手臂延長手術,令四肢與身體其他部分合符比例。她指,選擇做腿部延長的侏儒症患者,通常也會做手臂延長。2012年1月,17歲的克魯斯接受了手臂延長手術的固定器植入,並於同年8月移除。
她談到這個過程時說:「這次我只在上臂骨裝了固定器,意味著我可以行動(能走路)。因為手臂不用承擔身體重量,故骨骼的愈合速度會較慢,因為承重通常有助骨骼愈合。至於物理治療,我每周進行2到3次個人訓練。移除固定器後,我約有1個月不能拿重物、推或拉東西。」手臂延長手術讓克魯斯的手臂增長了4吋。
完成手術後身高增至4呎11吋「舒適的矮」
2013年5月,19歲的克魯斯接受了第2次和第3次腿部延長手術。最終,她的身高達到了4呎11吋(約150cm),雖然仍較美國女性平均5呎3.5吋(約161cm)為矮,但她已非常滿意,「這不僅關乎長高,還關乎比例協調。就身高而言,我不想總是依賴踏腳凳和其他輔助工具……而有了更長的手臂,我現在能夠摸到頭頂,更容易洗頭、扎高馬尾,以及可安全使用美髮工具、開車時也能與方向盤保持更安全距離、買衣服時不用改短袖子長度」,此外,她平日處理女性衛生問題,包括更換衛生棉條等,也比以前方便。
她並稱,「現在身高4呎11吋,我仍然很矮,但我稱之為『舒適的矮』」。為了給其他應對軟骨發育不全症和類似病症的人帶來希望,克魯斯成立名為「舒特拉計劃」(The Chandler Project)的組織,旨在幫助推動有關藥物和手術治療的新研究和進展,並為侏儒症患者及其家人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