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記地產譚健旭:灣區「5+2 雙居」熱潮升溫 推動港人資產配置與生活方式轉型
和記地產集團董事(市場)兼董事(企業業務發展)譚健旭表示,近年港人對大灣區置業及「5+2 雙居生活」(即五日在香港生活及工作、周末兩日在大灣區享受悠閒生活)的關注及需求持續升溫,剛於過去周日(28日)舉行的相關投資及置業講座便印證了這一趨勢,吸引逾1,000名香港市民踴躍參加。專家指出,雙居模式不僅帶動置業需求,更標誌著港人跨境資產配置及生活方式正迎來重大轉型。
譚健旭在講座上稱,長江實業集團最近倡議的「大灣區雙居生活」,港人十分受落,認為是生活的新模式,能夠輕易提升生活質素,為生活注入更多新元素。
他強調,「雙居」就是一種樂居、宜居的生活選擇,他希望港人擁抱大灣區,透過「雙居」增加居住空間,享受舒適及愉快的心情,每天都充滿正能量。他說,內地經濟發展良好,相信下半年經濟及投資氣氛等各方面的數據均持續向好。隨著粵港交通網絡快速發展,加上內地生活及醫療配套日益完善,能滿足港人不同層面的實際需要,「雙居生活」現已具備成熟條件。如今,港人北上置業已不再僅以退休為主,更多出於雙居自住、投資及度假的考量,反映置業需求日趨多元。
從生活到投資 雙居模式成港人新常態
多位理財與地產專家現場分享有關灣區置業和生活趨勢的見解。他們認為,隨著大灣區融合深化,「5+2 雙居生活」已由少數人的選擇,逐步演變成港人熱切追捧的模式。雙居模式不僅體現在日常居住層面,更延伸至投資配置與退休規劃,正在塑造港人跨境生活的新常態。
著名財經專家「青姐」胡孟青從宏觀角度分析內地樓市及港人內地置業心態。她表示,隨著港人北上愈見頻繁,內地政府近期亦陸續頒佈相關政策,大力推動深圳都市圈核心價值。透過香港與內地資產的協同配置,配合深圳都市圈規劃的新格局,將成為港人物業投資與生活方式轉型的新常態。同時,胡孟青及中原地產代理(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李耀智均表示中國房地產已經觸底回升,港人可以因應個人需要,考慮是否入市。
資深經濟學者曾淵滄博士認為要妥善規劃人生下半場,擁有一個物業並不足夠。最理想是有兩個物業,一個用作自住,另一個則用於收租。曾博士表示最近香港的住宅租金升幅近30%,創歷史新高。他建議退休人士採取「以租養貸」的理財策略,透過出租在港自置物業以獲取租金,再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於內地購置自住房產。他指出,惠州的樓價是香港的十份之一,退休人士可以考慮將香港的物業放租,然後搬到大灣區居住,香港的租金回報遠高於內地供樓支出,支付按揭後仍有足夠資金應付日常開支。可以讓他們在當地從容自在的生活。

和記地產譚健旭:灣區「5+2 雙居」熱潮升溫 推動港人資產配置與生活方式轉型
內地樓市回暖 雙居熱點持續湧現
譚健旭補充,內地房地產市場正逐步走出調整期,在多項利好政策支持下,一、二線城市樓市已呈復甦跡象,其中深圳表現尤為亮眼,成交數據與土地市場釋出積極訊號。值得一提的是,惠州作為深圳都市圈的副中心,去年GDP已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今年更有望攀升至7,000億元人民幣,彰顯其經濟活力與置業投資的吸引力。他續指,在大灣區融合加速下,惠州憑藉優越的地理與環境優勢、日益完善的交通基建和生活配套,加上港人在惠州置業的手續、按揭安排及相關配套待遇均與當地買家無異,近年已躍升為備受港人矚目的灣區置業熱點。
惠州「瀧珀」累售逾600伙
以和記地產集團的惠州旗艦住宅項目「瀧珀」為例,項目自推出以來反應熱烈,早前加推的100伙迅速售罄,至今累計售出逾600伙;當中大部分買家來自香港,預計最終逾九成單位將由港人購入;約七成以自住或退休為主,餘下三成則作度假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