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首膾炙人口的《聲聲慢》,道盡千古第一才女,宋代的傳奇女詞人李清照晚年因國破家亡,丈夫病故,孤苦無依的生活情境及其內心的哀愁,與其前半生的幸福安逸,夫妻恩愛有著天壤之別。李清照現仍存世的詞作,前後期的風格亦有極大差別。中華文化節2025的壓軸舞台節目之一,明月耀香江─上海歌舞團:舞劇《李清照》,便以這位才女的一生作為敘事主線,融合她的詩詞意境與生平事跡,通過舞台展現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亦彰顯她對文化傳承的不懈追求和文人風骨。
是次由上海歌舞團所創作的舞劇《李清照》,將這位著名女詞人的生平搬上舞台,從她邂逅丈夫趙明誠開始,婚後過著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的生活,二人於青州生活期間致力研究古董字畫金石器物;到靖康之難後,二人南渡江寧,生活變得艱難,而趙明誠於獨自到湖州任官期間因病身故,李清照即使面對困境,但仍繼承趙明誠遺志,完成《金石錄》等事跡,重現於舞台之上。

上海歌舞團是次將《李清照》帶來香港,透過演員們演活了李清照和宋代人。
將千年第一才女活現舞台 為觀眾帶來全新感受
於是次舞劇《李清照》中飾演趙明誠的演員王佳俊指,藝團為這次演出排練了四個月,此舞劇截取了李清照人生中的幾個重要節點,結合她的詩詞來展現她初為才女遇得良緣,在人生最幸福美滿的時刻迎來了家破國亡,最終在詩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安寧。一眾演員用手部的動作來展現她愛情萌芽的火花,並以女子群舞來展現她哀愁無助的色彩。而飾演李清照的主演(朱潔靜/周曉輝)於劇中獨舞的灑脫則體現了她人生的轉變,希望站在舞台上的這位女子跨越千年,重新在舞台上復活了一次。
為讓觀眾能與千年前的宋代才女產生共鳴,藝團希望用現代舞蹈藝術呈現宋代詩詞的唯美意景。王佳俊續指:「宋代的詩詞有些唯美的畫面和有想像力的空間,這其實是和舞蹈藝術相通的,當然通過舞蹈對於詩詞的詮釋完全可以讓觀眾更好的去理解和想像詩詞。」他希望通過舞蹈取得現代和古典之間的微妙平衡,為觀眾帶來一次視覺和聽覺的全新感受。
精心設計 以舞台呈現李清照的美好與哀傷
是次為了呈現宋代的不同場景,創作團隊於舞台設計上亦相當用心。「宋的美是多樣的,有樸素的也有華麗的,有簡約也有複雜的,它就像是一個素材陷阱,如果全盤搬到舞台上可能會是視覺災難。」因此,王佳俊指是次的舞台布景,會隨李清照的不同遭遇而產生變化,上半場是色彩最濃郁的,不論是服飾或是燈光,都保留很多宋代的圖案花紋,下半場則色彩偏淡偏暗,暗喻李清照前半生的美好與後半生的哀傷。
帶觀眾跨越時空 以群舞演活宋朝人
為了將宋代的情景和千古第一才女活現香港觀眾眼前,是次上海歌舞團幾乎全團總動員來港演出,希望打造宋代的盛世場景。「舞蹈當中其實群舞的部分我認為是最出彩的,在群舞的過程中,我們要求每一位演員都是活在宋朝中活生生的人,所以希望群舞演員可以自己去打造屬於自己時代中的小人物,在群像的演戲中看見過往的美好,才能襯托出李清照在晚年生活的悲涼。」王佳俊希望觀眾可以在觀後帶著同樣的自豪與惋惜,對中華文化感到自豪,並能感受到當下生活的美好。
他並指,雖然並非首次來港演出,但幾乎每次都帶著不同作品來,每次來都會緊張,希望這次能帶著《李清照》,帶給香港觀眾全新的視覺盛宴。

通過舞蹈及舞台設計,將千古第一才女活現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