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彩打馬球俑。(林俊源攝)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昌盛的朝代,其政治制度影響深遠,文化藝術更是百花齊放。香港文物探知館正舉行「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專題展覽,展出近300件來自內地和香港出土的唐代重要文物,當中不乏首次來港展出的一級文物,包括「樂居長安」的「明皇擊球圖卷」,雖然展期至今年底,但此卷只在港展出兩個月。
展覽共分8個單元,包括「走近大唐」、「營建都城」和「樂居長安」等,從行政體制、建築文物和人民風俗等不同方面,一窺唐朝的社會風貌。踏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套四件的「三彩打馬球俑」。據介紹,此展品的特別之處在於騎在馬上打馬球的都是女性,而她們身上均穿著男裝,反映了當時社會自由開放的一面。

精巧的「赤金走龍」。 (林俊源攝)

「明皇擊球圖卷」。(林俊源攝)
精緻小巧「赤金走龍」展高超工藝
展覽其中一件重點展品,是單元三「樂居長安」的「明皇擊球圖卷」,僅在港展出兩個月。據介紹,該展品為國家一級文物,首度來港展出。此圖描繪唐明皇李隆基與妃嬪共16名騎者,擊球娛樂的情況。全圖布局疏密有致,生動捕捉一眾騎者爭逐擊球的姿態。
除了風俗文化外,唐朝的工藝水平亦可說是「登峰造極」。其中一件展品名為「赤金走龍」,是投龍祭祀儀式中使用的法器。這條龍高約2厘米、長4厘米,雖然龍身非常迷你,但手工十分精巧,現存僅餘6條,十分珍貴。
在最後一個單元「揚帆出海」展出的香港出土文物中,其中一件重點展品是「萬歲、端州」銘碎銀塊。這件銀塊推測是產自唐代盛產白銀的端州,「萬歲」相信為武則天時「萬歲登封」或「萬歲通天」年號有關。

梁子琪稱展品珍貴。(林俊源攝)
文物保育專員梁子琪介紹時指,去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國家文物局與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館合辦以唐朝為主題的展覽。發展局與國家文物局在此展覽的基礎上,策劃今次的專題展覽。他續指,展覽的展品來自內地10個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的28家文博機構和古蹟辦收藏的文物。
梁子琪表示,是次展出298件(套)展品,包括49件(套)國家一級文物,以及29件香港出土的唐代重要文物,見證香港在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角色。
展覽正在尖沙咀九龍公園內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由即日起至12月31日,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