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淑佩(中)強調市民一定可以享用公共設施。(周令知攝)
新一份施政報告針對文化、體育和旅遊提出不同措施。其中就康文署轄下的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包括允許博物館在閉館日出租場地,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增加收入。此外,亦會邀請市場參與,在指定上試點營運沙灘,提供如浮潛和直立板等的活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表示,市民一定可以享用公共設施,至於具體在哪一個沙灘實行,或者是否會封閉整個沙灘,則稱言之過早。
羅淑佩今日(21日)在記者會上解釋,現時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博物館在晚上閉館後,都有不同活動,甚至香港也不例外,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早前就曾辦劍擊表演賽。她指,部分場館地方大,可以加以善用,像位於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可以飽覽維港景色,會探討可否像紐約都會博物館般,用來舉辦籌款舞會或晚宴等活動。
羅淑佩續指,像博物館這類場地,不容易有營利,希望藉着舉辦活動,有更多收入。至於具體收費是多少,須視乎活動主辦方要求康文署提供甚麼服務。
市民對水上活動有興趣 有發展空間
至於沙灘,羅淑佩表示,現時不少人對浮潛、扒艇等,甚至直立板有興趣,而這些活動都需要比較好設備,以及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一起玩,認為是有發展空間。她續指,會樂意與有興趣的承辦商商討具體計劃;至於會在哪一個沙灘進行,或者屆時會否封閉整個沙灘,目前是言之尚早。至於收費方面,羅淑佩回應指,要視乎有興趣的營運商提供甚麼設施。惟她強調,市民一定可以享用公共設施,「有一個原則是不能變奢侈品」。
「盛事加旅遊」策略會延續
政府在疫後曾提出「夜經濟」和「夜繽紛」的概念,並在各區舉行不同活動,惟今次施政報告未有著墨,相關活動在坊間也未見延續。羅淑佩表示,夜繽紛是很籠統的字眼,是在社會復常不久時提出;隨着啟德體育園開幕,加上紅館和大球場,有很多不同活動包括演唱會和賽事舉行。她又引述業界指,有盛事時生意不俗,「盛事加旅遊的策略一定會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