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永賢指要深入考慮和研究租置計劃。(資料圖片)
早前有傳政府將會重推公屋租置計劃,讓公屋居民增添置業選擇,惟新一份施政報告卻未提出重推安排。房屋局長何永賢昨表示,社會對於租置計劃持不同意見,惟何時推、價錢為何,以至屋邨選址,均需作深入研究和考慮。她指,每次施政報告期間都會收到不同意見,形容要收集不同意見再作籌謀。
新一份施政報告著重豐富置業階梯,包括增加「白居二」配額、調整綠白表配額比例等,惟卻未見推出公屋租置計劃。何永賢今日(28日)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社會對相關計劃持不同意見,例如有經濟學家認為是價值,亦有政黨轉達居民的心聲。不過,亦有意見認為公屋是公共資產,「是不是這樣賣出去呢」。她引述外國例子指,若將大量的公屋出售,主導權會慢慢轉向私人市場,故要考慮如何平衡政府主導權。
何永賢又指,重新規劃租置計劃時,何時推、推多少,以及定價,都要仔細考慮。她指,現時的計劃是一七折或者二二折,目前已推出租置計劃內仍有3萬個單位未賣出,有興趣的市民都可以考慮。若然要重新選擇屋邨納入計劃,便要考慮是否可以做到二二折,還是較高的價錢,都要作考慮,強調不希望賤賣資產。她稱,怎樣的價錢是政府和市民都覺得合理,是「不容易拿捏,要更深入和廣泛作研究。」對於較受關注的混合業權問題,何永賢回應稱是較為技術性,但相信是可以解決。
置業階梯層級太多或致重疊
政府著重豐富置業階梯,何永賢指,豐富置業階梯不代表要不斷增加不同花款,以往公屋與私樓差距太遠,所以在兩者之間增加不同層級如租置和首置計劃,而現時層級種類恰當,強調層級太多或會致重疊。
政府集中推動置業,會否令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只維持在2026/27年目標的4.5年。何永賢回應說,最重要是公營房屋供應增加,亦希望未來十年的輪候時間,可降至4年以下,「但4年以下是多少,3年多少呢,現在還有些時間」,希望團隊能夠分分鐘努力。
至於將來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會否由「六四比」,進一步調整至「五五比」,何永賢說要視乎屆時社會意願,當局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