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至今,共運送16名病人回港。(資料圖片/林俊源攝)
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去年11月開始,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聯同粵澳政府有序擴展。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計劃去年11月開始,至今共運送16名病人回港,包括11人來自深圳、5人來自澳門,認為是時候考慮擴大服務,包括增加服務點和安排「雙向轉運」。
政府初步計劃納入珠海和南沙兩地的指定醫院,盧寵茂在《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解釋,兩地是珠江三角洲大灣區內,沿江西岸當中較具需求的地點,又說不時有個別病人需要由香港運往內地或澳門,目前初步計劃由指定醫院負責提供相關服務,因為使用現有已審批的救護車、人手和藥物器械過關模式,相信會是最快可實行的方案。
建小組探討青少年兒童用屏幕時間
另外,《施政報告》提到衞生署會更新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的指引。衞生署署長林文健稱,青少年和兒童使用電子屏幕和社交媒體的時間會影響其健康,學童健康中心數據顯示有逾六成學童每日使用電子屏幕時間超過兩小時,亦有一成曾因長時間用電子屏幕而缺課或放棄社交活動,更有3%學童曾遇上網絡欺凌。他表示,衞生署會成立專家小組探討如何平衡青少年、兒童的健康和使用時間,成員來自教育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專科醫生,以及其他不同專業人士,預計年底前可召開首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