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連日天氣惡劣。(林俊源攝)
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影響,本港一連數日迎來惡劣天氣,昨日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逾11小時,僅次2023年的世紀大暴雨;其中天文台更是罕有地「預告」黑雨警告生效的維持時間。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以往8月較少見如此大的雨量,今次受高空擾動和高空輻散等因素影響,形成今次罕見暴雨。對於天文台「預告」黑雨的做法,梁榮武指,隨着科技發達,天文台有更多的工具作預測;同時亦是回應市民的訴求。

梁榮武。
天文台昨晨5時5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至早上10時半,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預告至少維持至下午3時,及後於下午2時,再度預告至少維持至5時,最終於5時05分改發黃雨警告。梁榮武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以往踏入6月梅雨季節,一連多日落雨常有發生,惟8月雨量如今次般大則不常見。他指,此類破紀錄的大雨通常是遇上數個巧合因素才發生。
梁榮武解釋,最基本是受低壓槽影響,令天氣不穩。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受高空擾動影響,「即氣流不是直行直過,方向輕微變動,例如吹西風,有時西南偏西,有時西北偏北。」他進一步解釋,情況就如兩個人手執一條繩,當其中一人擺動繩子時,便會出現波動,一旦波動出現,便會助長暴雨發展。
至於另一個因素,則是高空的輻散。梁榮武解釋,情況與波動相似,由於高空的氣流從四方八面散開,中間的空氣便會減少,地下的空氣一路向上升,補充半空失散的空氣。他指,高空的輻散助長了一個上升的氣流,而上升的氣流是製造暴雨的最基本條件,「今日這幾個因素都發生了,就出現連場大雨。」加上香港多高山,「空氣撞到山而無地方走時,被逼向充上升,在山脈的擋風位置,雨勢通常會較大。」
天文台預告信號維持時間 梁榮武:科技發達
有別以往發出暴雨警告的做法,今次天文台以「預告」的方式發出黑雨警告,讓市民知悉信號維持的時間,做法較為罕見。梁榮武指,昨午3時多雨勢已明顯減弱,不清楚為何黑雨警告要延至5時,「掛黑雨有客觀標準,若不達標,理論上要調低。」惟他指,天氣預測既是科學,也是藝術,而所謂的藝術,即要照顧市民的需要,取得平衡點。梁榮武指,以往天文台的技術未如現時先進,故「不夠膽說兩個鐘後雨勢仍是那麼大」。但現時科技進步了,天文台有更大信心,同時也是回應市民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