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創研庫公布「從照顧雙方視角看居家照顧支援」研究報告。(鄧昊輝攝)
本港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夾擊下,「居家安老」政策面臨嚴峻挑戰。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最新研究揭示,照顧關係常因突發狀況倉促展開,36名受訪照顧者(28-72歲)與被照顧長者(67-94歲)普遍面臨多重困境,包括長者難適應被照顧身分而情緒抑壓,家人因缺乏護理知識及經驗深感無助。
研究訪問了6名專家和學者,專家認為照顧關係理想中如「共舞」的默契關係,有默契且互相配合和欣賞;現實卻常因價值觀衝突破裂;照顧者期望長者改變生活習慣配合健康管理,長者卻渴望維持自主,雙方分歧導致關係疏離。有專家表示照顧支援應「以人為本」,從服務使用者的需要及能力出發,特別是未來安老方向強調自主性。
研究亦指,社區配套不足,令照顧及被照顧關係造成更大障礙——資訊分散、輔助設施欠佳、公共交通未顧及行動不便者需求,連陪同覆診亦成難題。青年創研庫社會民生組召集人倪智承表示,政府可建立「長者為本」跨專業團隊,於較多高齡長者生活的社區推出先導試行,整合現有醫療社福資源實踐全人照顧。副召集人張綽嵐認為,當局亦可建立照顧者課程框架,推廣安老規劃概念,讓市民預早裝備知識技能。青年創研庫亦建議在長者集中區設樂齡科技體驗室,透過產品試用破除認知障礙,提升科技應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