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樸房條例草案周中三讀 劏房支援連線:保障租戶權益、安置過渡方面仍有缺口(蘇文傑攝)
政府提出《簡樸房條例草案》將於本周三(24日)在立法會進行三讀,為全港至少11萬個劏房單位立法規定基本安全與衞生標準。劏房支援連線今日(21日)發表《劏房居民眼中的「簡樸房規管制度」質性調查報告》,指《條例》在保障租戶權益、安置過渡方面仍有缺口,有受訪者關注法例實施後,導致租金上調或被迫搬遷,而政府會提供相應支援以減輕經濟壓力,同時亦有人擔心因居住不合規格的劏房而被迫搬遷、業主開始修短租期,裝修成本與認證費轉嫁租戶等。組織擔心,政府雖好意幫街坊改善環境,但執法力度弱其實無助改善劏房戶生活,建議港府完善安置安排、訂立起始租金及搬遷津貼制度等。
次研究透過與16位來自深水埗、觀塘、屯門、大埔及葵涌等地的劏房住戶訪談,並收集其現時居住狀況、租務經驗,以及對《簡樸房條例草案》的認知與看法。調查顯示,對於因單位不合規而被迫搬遷的租戶,《簡樸房條例草案》未提供即時安置或資助支持,相關租戶或「無屋可住」。
憂租金上調迫搬遷
調查亦發現受訪者關注法例實施後,導致租金上調或被迫搬遷,政府是否會提供相應支援以減輕經濟壓力,而且業主為符合《簡樸房》標準必須投入大量裝修及認證開支,受訪租戶一致認為這部分成本最終會以加租形式轉嫁。
此外,雖然草案訂明違規出租將受懲處,但租戶普遍擔心,實際執法力度不足,部分不良業主或透過逃避登記或瞞報分間單位規避監管,反映出租市場上業主長期處於主導地位,而政府的監管能力有限。有部分業主靜觀其變,保持觀望狀態,亦有業主提早收回裝修單位、提前加租、縮短租約,甚至亂收水電費,令租戶生活更加不安。
深水埗住戶對來居住計劃感迷惘
其中一位受訪阿鳳居於深水埗一間劏房,她提到,自己的單位面臨被旁邊單位合併的風險,因單親的身份,經濟狀況不能負擔租金上升,亦有搬遷的困擾,對將來居住計劃無法作打算。另外,條例亦要求劏房必須達到「簡樸房」標準才能續租,她擔心法例生效後,立即失去現居所。現時政府雖提及「丙類住戶」可入住過渡性房屋,但資訊未能有效傳達,名額亦難以滿足需求。
4項政策建議
就調查結果,劏房支援連線提出4項政策建議,包括建立完善的過渡安置安排,並擴充「丙類」名額及原區安置;訂立起始租金與搬遷津貼制度,避免業主哄抬租金並協助租戶承擔搬遷成本;提高資訊透明度,設立公開平台列明合規單位的面積、租金與位置,並引入非牟利「社會地產代理」服務;提升執法決心與資源投入,確保法例落實,杜絕業主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