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整合醫管局及社署資料,建立獨居及雙老家庭名單。(資料圖片)
本港人口持續老化,長者人數不斷上升,當中不少是居於樓齡逾50年的「高齡」樓宇內。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去年初與29名年滿60歲、居於高齡住宅的長者進行深度訪談,當中近半為75歲或以上。研究發現,舊樓長者面對嚴重的居住安全問題,包括樓宇結構老化、公共空間衛生欠佳、保安措施不足等,即使有升降機亦常因故障或維修時間長而影響使用。
研究又指,受訪長者由於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改善單位居住條件或進行「適老化」改造,如加裝扶手和改建洗手間,同時許多長者都不符合申請公屋資格,只能長期忍受不適合安老的居所,不利他們的身心健康,亦限制其生活自主與安全性。此外,研究發現受訪者使用社區照顧服務比率偏低,部分因不熟悉服務或不想麻煩他人而沒使用。
團隊建議,社會服務機構可加強外展工作,主動接觸區內長者、宣傳福利資訊和建立街坊互助網絡,政府亦應整合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資料,建立獨居及雙老家庭的名單,方便長者中心及關愛隊針對性家訪。另外,團隊希望政府可推出「居家安老合適性評估」,如顯示目前居所不適合安老,可允許該長者入住公屋及由認可機構協助出售原單位,在扣除必要費用後退還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