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害人被指示到金舖買金條,以證明自己清白。
網上騙案中,騙徒一般會要求受害人將「投資」款項或證明清白的「保證金」轉帳到指定傀儡戶口,以避過執法人員偵查。近日有騙徒擬免卻招聘傀儡戶口過程和「成本」,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指示她到金舖買20萬元金條再交出金條。騙徒以為聰明做法難逃法眼,警方透過閉路電視鎖定目標人物,並拘捕一名持旅遊證件入境的47歲女子。另外,警方在過去逾一周展開大型拘捕行動,偵破36宗詐騙及洗黑錢案,拘捕39人,涉款1.52億元,單一最大宗是受害人墮投資騙案損失7,400萬元。

陸智灝
警方油尖警區刑事部於9月8至17日展開大型拘捕行動,偵破36宗詐騙及洗黑錢案,包括投資騙案、求職騙案、網購騙案、貸款騙案及電話騙案等,涉案金額達1.52億元;拘捕27男12女(20至61歲),報稱職業涵蓋地盤工人、貨車司機、售貨員、侍應、家庭主婦及無業人士,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及洗黑錢罪,大部分為傀儡戶口持有人。
外籍受害人陷買賣黃金騙案失7400萬
損失金額最高的案件為一宗「網上投資」騙案,一名外籍受害人被誘騙在虛擬平台買賣黃金,轉帳7,400萬港元至多個騙徒指定戶口,最終無法取回資金,始知受騙。警方拘捕一名36歲本地男子,為案中傀儡戶口持有人,正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騙款下落。
最新一宗案件發生於周日(14日),涉假冒內地官員騙案。受害人為一名24歲內地女子,接獲騙徒來電,聲稱其涉內地經濟罪案,要求配合調查。受害人按指示到尖沙咀金舖購買價值20萬港元金條,並交予一名假冒執法人員的女子。警方翻查大量閉路電視後,一名持旅遊證件入境的47歲女子被捕,被暫控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
油尖警區刑事部科技及財富罪案組主管陸智灝指出,騙徒不斷轉換手法,如此案便是以金條交易取代傳統銀行轉帳,市民應時刻提高警覺。他強調,為加強打擊利用傀儡戶口清洗黑錢,警方會在檢控傀儡戶口持有人時,向律政司徵詢意見,並根據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向法庭申請加刑。今年4月,警方成功就一宗洗黑錢案申請加刑,被告因借出銀行戶口處理390萬元犯罪得益,被判監禁24個月,加刑幅度達30%。
警方呼籲市民切勿借出、租出或出售銀行戶口,否則有機會觸犯洗黑錢罪,最高刑罰為監禁14年及罰款500萬元。有懷疑,可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或下載防騙視伏App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