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5-28 04:31:54
日報

近半自殺者親友創傷後壓力達臨界點 港大研究:社會應多關注家屬需求

分享:
生命熱線 賽馬會釋心同行計劃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團隊

研究發現自殺者親友平均創傷後壓力已接近臨界線。(林俊源攝)

自我了斷不僅終結個人生命,其親友更可能一生承受無止境的心理和情緒影響。生命熱線「賽馬會釋心同行計劃」委託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團隊,分析188名自殺者家屬的心理及情緒等情況,47.4%自殺者親友得分超過31分,反映平均創傷後壓力(PTS)已接近臨界線,女性亦較男性高。他們除陷入強烈的悔恨自責,亦較易出現被遺棄感和社交壓力,甚至有極小部分人或會因而出現結束生命的念頭。學者籲大家應耐心聆聽自殺者親友的心聲,以陪伴他們走出傷痛。

adblk5

 

自殺者親友

接受自殺者親友支援服務的Mandy。(林俊源攝)

Mandy的長子多年前到澳洲讀書,大學四年級那年(2016年)傳來輕生噩耗。她指,當時才驚覺一直以為開朗的兒子,在輕生前已接受學校的心理輔導。她坦言,兒子突然離世難以接受,甚至質疑送兒子留學是否做錯,出現愧疚;又感兒子的選擇令她有被拋棄的感覺,家庭氣氛變得沉默,並會迴避有關長子的話題,亦因此不想接觸親友。

其後,她主動聯絡生命熱線尋求協助,參加小組期間,接觸同路人,透過分享逐漸走出哀痛。她指,哀傷會一直存在,認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思念不會淡,但痛感能減。」

adblk6

生命熱線自2008年起推行自殺者親友支援計劃,提供專業輔導、同路人小組及益友服務,協助親友處理悲傷。是次研究分析188名在2022年9月至2025年4月期間曾有親友自殺接受服務的市民,結果顯示,47.4%自殺者親友得分超過31分,反映平均創傷後壓力(PTS)得分已接近臨界線(20分),自殺者親友平均功能損害程度高於臨界線,其中56.2%更因悲傷導致了中度至重度功能損害。參與「賽馬會釋心同行計劃」後,悲傷與創傷後壓力在介入結束後仍持續穩定,顯示服務有助於協助自殺者親友恢復正常生活。

adblk7

負責是次研究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主任周燕雯教授表示,自殺者親友之痛不止於心,而是思維的迷宮。團隊接下來將持續做社區教育,讓每個人都留意身邊人的需求。周燕雯強調,大部分傷痛非即時出現,有可能是一直放在心上,過了3個月、2至3年,甚至是許多年以後才突然出現;籲大家應耐心聆聽,以陪伴自殺者親友走出傷痛。

請你飲屈臣氏咖啡 + 送咖啡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