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協發現,今年考生壓力有所上升。
中學文憑試DSE下周三(16日)放榜,或令不少考生感壓力大。青協調查發現,過半數受訪應屆考生感到放榜壓力大,較去年增加逾一成,創6年新高。近五成考生遇到升學規劃困難,對前路感到擔心和迷惘。青協相信,考生壓力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鼓勵考生把握時間,為不同成績制定規劃及應變方。
青協早前進行「DSE 2025升學規劃調查」,訪問了1,456名學生,包括49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及966名中五準考生;發現52.9%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1分壓力最低,10分最高),較去年的41.7%,急升逾一成,創2020年以來新高,亦打破近年壓力放緩的趨勢。而中五準考生則有57.1%感受到高壓,與去年(57.6%)相若。
近半認規劃升學十分困難
調查又指,考生對升學前路的感到「擔心」(64.7%)和「迷惘」(54.5%),反映較多考生對升學前路感到憂慮;不過仍有逾四成(44.5%)受訪者對未來「期待」。另有近半數受訪應屆考生對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感到「十分困難」,近六成人以「經濟環境與就業前景」為考慮升學因素,較去年多出近一成。

陳英杰表示,學生憂慮學科就業前景。
陳英杰:培養跨學科思維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今年考生壓力逆轉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致學生憂慮學科就業前景,使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較以往困難。他鼓勵考生把握時間,為不同成績制定規劃及應變方案,又建議考生培養跨學科思維,靈活運用AI工具配合專業知識。
應屆考生:DSE非人生終點
現場又邀請應屆文憑試考生分享選科心路與升學規劃。考生柯同學坦言面對放榜感到緊張;目前傾向於選擇教師方向,主要考慮是教師職業相對不易被AI取代;但同時也擔憂升學率下降,教師的職業前景可能受限。
柯同學又分享,當壓力大時,會找朋友和家人傾訴,家人也會買她愛吃的食物支持她。柯同學相信,只要盡全力就不會後悔,即使成績差,仍有時間去追修,DSE並不是人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