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綺紅(右)說,計劃每年的保送名額視乎各聯網未來3年的人力需求;旁為黎彥均。(羅庸軒攝)
本港現時沒有認可的足病診療學培訓課程,醫管局今年繼續推出海外培訓資助計劃,全額資助約3至4人到英國留學。計劃即日起接受報名,申請人需要符合特定資格及通過面試,並承諾畢業後在醫管局服務最少5年,當局稱報名名額不設上限,又說同時有在本地和海外招聘足病診療師,配合服務和人才需求。
申請人須符指定條件如語文能力
醫管局7個聯網轄下醫院,目前有54名足病診療師提供不同服務,包括診斷和治療糖尿病足、關節炎、腳部潰爛等病人,以及香港腳、灰甲和腳趾變形等其他足病。當局今年會繼續推出足病診療師海外培訓資助計劃,保送3至4名合資格申請人到英國北安普頓大學,修讀足病診療學學士課程,成功修畢課程後可入職駐院足病診療師,並要承諾在醫管局工作最少5年。
海外培訓資助計劃即日起至本月16日接受申請,申請人需要擁有與醫療衛生、工程或理科相關課程學士學位,或在中學文憑試最少一個理科科目考獲第4級或以上等,同時要在國際英語測驗系統(IELTS)取得最少6.5分等,他們需要先後通過醫管局和大學面試,預計9月可入學。為配合畢業後回醫管局執業,申請人亦要操流利粵語及有良好中文書寫能力,當局又希望揀選有愛心、喜歡與人溝通、有耐性、同理心等人參與。
大部分計劃參加者仍留醫管局工作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專職醫療)潘綺紅指,計劃自2005年推出以來大部分年份都有舉辦,累計共培訓51名足病診療師,她沒有正式統計有關員工的流失率,但稱大約八至九成現時均仍在醫管局工作。她並指,在決定計劃限額前有了解各個聯網服務未來3年的服務需要,繼而決定保送名額,而獲全額資助約40至50萬港元學費的學生,在英國需要自行承擔生活費和其他支出。
本身修讀化學科的北區醫院足病診療師黎彰均,是2019年計劃的參加者,並在畢業後加入醫管局至今。她認為計劃最吸引是可獲全額資助及畢業後優先聘用,而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使患者愈來愈多,擔任足病診療師就業前景明朗、人力需求大。她並,雖然有很多人覺得足病診療師的工作比較厭惡,但可以幫到病人免受截肢之痛,就已感到很滿足,又稱報名者應該要有耐性、同理心等,亦要聆聽病人需求和給予鼓勵,「正面溝通思維係好重要嘅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