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5-11 14:46:24

韋志誠: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 善用海港資源 冀打造「東維港灣區」

分享: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誠今日(11日)在網誌表示,市建局早前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以宏觀及全面的角度,將土瓜灣內陸、海濱空間以及對開的水體,一併作規劃研究,期望能善用海港資源並釋放維港作為航道以外的潛能,充分發揮維港的特色和其策略性位置,發展成維多利亞港首個、屬於「東面門廊」的「東維港灣區」。

韋志誠表示,現時東、西門廊之間的維多利亞港,除了紅磡站周邊和海濱一帶具發展潛力之外,紅磡以東的土瓜灣沿海一帶,在2004年政府放棄填海計劃,以及近年在政府、市建局和私人發展商配合舊區更新的發展下,亦甚具發展潛力,有條件發展優質的海濱和海灣,再配合內陸地區硬件和軟件的更新和活化,相信能構建成為一個配套完善兼活力蓬勃、媲美世界級灣區的「東維港灣區」(Victoria Cove Area)。

土瓜灣對出的水體呈三角型,面積約348公頃,相比維港沿岸其他地區的「海灣」為大;若然連同土瓜灣內陸的土地面積,整個「東維港灣區」的面積更達798公頃,若透過宏觀而整全、以「海—岸—陸」三合一的新規劃概念,充分發揮和融合維港水體、灣岸海濱及內陸建設的發展優勢,絕對有條件成為全港首個集休閒娛樂、旅遊、商業和住宅於一體的「東維港灣區」。

建設海濱走廊方面,政府近年亦致力打造一個更暢達和連貫的海濱,包括於2023年底啟用、由土瓜灣污水處理廠緊急車輛及維修通道改建而成的土瓜灣海濱長廊。然而,土瓜灣海濱仍有部分空間,因屬私人住宅項目或商業設施用途,未有開放予公眾,造成數個「斷裂位」,出現海濱走廊「碎片化」現象。這些「斷裂位」包括海心公園對開的自然景觀─魚尾石、涉及私人業權的翔龍灣對開臨海煤氣設施,以及青洲英泥碼頭用地,仍未能駁通,無法如對岸港島般築起優質的海濱長廊,亦無法與紅磡和啟德發展區連接,要解決這些「障礙」,必須從法規方面入手。

adblk5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市建局已展開土瓜灣海濱研究。(《摯誠.志成》網誌)

《保護海港(修訂)條例草案》提供發展機遇

立法會在剛過去的星期三通過《2024年保護海港(修訂)條例草案》,修例後容許建造的構築物、設施或裝置等,其佔用或覆蓋維港範圍若不超過0.8公頃,便可以興建如碼頭、觀景台、防波堤等這14類改善海港的小型填海工程,為海濱發展適度地「拆牆鬆綁」,在保護維港的同時,促進優化海濱供市民享用。

韋志誠認為,「條例草案」獲得通過,正好為貫通土瓜灣沿岸海濱用地、善用海港資源、提升功能,給予更大的靈活性和發展機遇;發展局早前亦指出,一旦「條例草案」獲得通過,就可展開部分優化維港兩岸海濱的小型填海工程,當中包括活化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設施,以及研究在土瓜灣翔龍灣對開臨海煤氣設施用地和青洲英泥碼頭一帶臨海地段,建造行人板道或加建登岸台階,改善紅磡及土瓜灣附近海濱暢達性。如此便可以將上述土瓜灣海濱的「斷裂位」駁通,形成連綿不斷的海濱空間,為發展「東維港灣區」創造良好的條件。

除了建造連綿的海濱空間,構建「灣區」的另一重要條件,是加強內陸地區與海濱空間的連接性和暢達度,將人群和活力帶到海濱並與親水的元素結合。

韋志誠表示,留意到土瓜灣區內通往海濱空間的部分地方,現時仍有不少未被充分利用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例如臨時停車場、文化藝術(例如牛棚)等的用地;亦有現時由老舊社區設施佔用的土地。要進一步做好內陸土地與海濱空間的連接,應一併就這些用地與海濱的發展,從土地用途、道路和行人網絡、環境活化等作一體化的規劃。

adblk6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東岸板道(西段)已經開放予公眾使用。(資料圖片)

amjetso 20周年大激賞│請你嘆香港迪士尼樂園酒店及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餐飲美饌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