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景昔」製作團隊。(鄧昊輝攝)
旅遊事務署今日(30日)將「城市景昔」旅遊項目擴展至九龍城,新增設5個指定地點,讓市民和旅客在更多地區,利用「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探索香港古今。
增設5個指定地點
政府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於5月公布「特色社區——香港龍城深度遊」為落實推行的項目之一。旅遊事務署將「城市景昔」旅遊項目擴展至九龍城,讓市民和旅客通過擴增實境(AR)技術,體驗九龍城的舊日面貌和今昔變遷,豐富他們漫遊九龍城區的體驗。
項目融入經典港產片片段
新增的5個「打卡熱點」包括石屋家園、九龍寨城公園、賈炳達道,以及啟德體育園兩個地點。其中石屋家園會重現1950至1960年代香港電影業盛況,展示當年片場與取景地,九龍寨城公園就還原晚清時期寨城衙門、龍津義學等建築,賈炳達道則定格1987年九龍城寨清拆前的最後影像。啟德體育園的兩個站點,分別會呈現1927年戰前發展歷程與1963年啟德機場的繁忙景像,見證從海域到國際地標的蛻變。
項目特別融入《九龍城寨之圍城》、《阿飛正傳》、《喋血雙雄》等經典港產片片段,讓遊客在實地重溫電影場景。插畫家吳嘉敏分享,為精準還原歷史,她耗時三至四個月深入研究,並以懷舊色調呈現溫暖感,「歷史照片多數只有單一角度,繪製側面時需依賴口述歷史補充細節,顏色上也特意使用偏黃的懷舊色調,表達溫暖柔和的感覺」。她並表示,繪圖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修改,因為參考的文獻多為50年代的黑白照片,需仔細考證細節。另一插畫家黃皓怡分享這是她首次參與此類項目,準備時間長達4至5個月,強調了重現歷史的複雜性與努力。
「城市景昔」旅遊項目現時已遍布中環、山頂、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佐敦、鯉魚門和大坑各區。市民和旅客只需使用智能手機下載「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掃描設於上述指定地點的「AR時鐘」,便可欣賞由歷史照片或本地藝術家畫作整合而成的360度歷史全景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