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將至,相信不少K3學生正在預備幼稚園畢業禮,預備成為小學生。不過小朋友的能力發展是否準備好踏上新旅程?教育局早前推出《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羅列5至6歲兒童的4大能力發展特徵。家長不妨參考,留意子女能力有否過度落後。

香港教育局於《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中列出5至6歲兒童的發展特徵。(網絡圖片)
教育局於《指引》內列出5至6歲兒童在「體能發展」、「認知發展」、「語言發展」及「情意和群性發展」4大方面的發展特徵。但每個小朋友的發展步伐都不一樣,家長毋須過分擔心,有需要時可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體能發展
大肌肉發展:
1. 跑步時,多用趾尖著地,動作靈活,可以轉急彎。
2. 能速跑五十呎而不倦。
3. 能獨自如成人般一步一級交替上落樓梯。
4. 能邊走動邊接球,踢中滾動的球,或用球拍打球。
5. 能爬繩梯。
6. 玩鞦韆時,能自行搖盪。
小肌肉發展:
1. 能用槌搥釘。
2. 能把小豆放進樽內。
3. 能拿起十多磅的物件。
4. 能穿鞋帶。
5. 能用筆刨刨筆。
6. 能用間尺畫直線。
7. 能用擦膠擦紙而不會把紙撕破。
8. 填色時很少出界。
9. 能畫菱形和三角形。
10. 能準確地把紙摺一半,再摺為四分一。
11. 能剪出不規則的圖案。
12. 能抄寫數字及簡單的中、英文字。

爬繩梯考驗小朋友身體協調力。(網絡圖片)
認知發展
- 能輕易地以正確次序排列 長短、高矮、闊窄或大小不同的物件。
- 能完成簡單的「迷宮」遊戲。
- 能說出各種顏色的名稱和日常物件的形狀。
- 能從剛看過的圖畫講出大致內容。
- 聽完故事,能將三個環節重述。
- 能正確數出二十件物件,及寫至二十。
- 能指出物件的次序和位置(如第一、第二)。
- 明白「半個」與「一個」 的分別。
- 開始運算簡單的加減題。
- 能複述五個剛剛聽過或見過的數字。
- 開始對日曆、時間有認識, 能說出年、月、日和星期。
- 看鐘時,能讀出幾點鐘(如三點、四點),但視乎是否有學習機會。
- 能明白常見字詞的意思。
- 能讀出數十個常見的字詞。

5至6歲小朋友開始對時間有認識。(網絡圖片)
語言發展
語言理解:
1. 開始明白「昨天」、「今天」、「明天」的分別。
2. 明白「內/外」、「遠/近」、「底/面」、「進/出」、「開始 /結尾」等詞語。
3. 明白故事內容。
語言表達:
1. 能有條理的重述不久前發生的事情。
2. 能描述一幅圖畫。
3. 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溝通,毫無困難。
4. 談話時,能適當地輪候發言,也不會離題。
5. 語言的文法和結構,大致與成人無異。
6. 能運用「雖然」、「但係」、「不過」等詞語,但有時也會用詞不當。
7. 能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或一件物品。
8. 對四季節令能作簡單的描述。
9. 能說出自己的生日。
10. 能適當地用詞語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
11. 不愜意時,能用語言反辯、抗議,甚至出口罵人。
情意和群性發展
- 能與三、五個小朋友進行合作性的遊戲,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小組的決定,也能向其他小朋友解釋遊戲的規則。
- 能參與一些如棋子的檯面遊戲或比賽。
- 和小朋友相處時,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
- 能開關電視,選擇喜愛的節目。
自理能力:
- 用筷子吃飯夾菜。
- 在公眾場合,也能單獨去廁所。
- 若有訓練,部分兒童能在如廁後自行清潔。
- 穿衣時,知道選擇合適的衣物。
- 能用梳梳頭。
- 能做簡單家務,例如收拾自 己的衣物,在飯前協助擺置碗筷。
- 過馬路時會小心謹慎。
- 迷途時,知道應如何求助,並能說出自己的電話和地址。

家長可讓孩子學習使用筷子夾菜。(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