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藝術裝置《慢遊大角咀》鳥瞰圖。
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轉角:」公共及社區藝術項目,近日正式推出壓軸裝置展《慢遊大角咀》和《大樹好乘涼》,標誌著這個橫跨30個月的活動圓滿完成。展覽展出的藝術作品,是連結社區的重要紐帶,深化社區的營造,拓展了文化與空間的對話。
「轉角:」旨在通過藝術介入,推動市區更新與共融。此次作品《慢遊大角咀》和《大樹好乘涼》,與年初已成為地標的《城市生活所》和《重溯海角》相輔相成,共同串連大角咀的重要據點,貫穿整個社區。展覽目的以「社區共創」及「以人為本」為原則,將藝術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各項裝置設計強調開放性與互動性,兩件全新藝術裝置分別為YY Projects團隊創作的《慢遊大角咀》,以及香港藝術家阿三與余琦琦的《大樹好乘涼》。作品展示了大角咀的歷史與人情,更促進社區長期發展。
五感主題的《慢遊大角咀》
《慢遊大角咀》設於埃華街、橡樹街與福全街交界的行人庇護島,設計靈感來自於大角咀獨特的三角街道結構。裝置表面刻劃出10條以五感為主題的體驗路線,串連起社區內的日常細節,鼓勵市民以「慢遊」的方式探索大角咀的多元層次。參觀者可以掃描裝置上的二維碼,發掘更多社區故事。
《大樹好乘涼》展品掛在工廈外牆
《大樹好乘涼》展品則設於福全街的其士工業大廈,圍繞7條以樹為名的街道,將社區故事和居民經驗融入設計中。裝置中設有兩棵立體金屬樹,象徵著社區的集體回憶。參觀者可以透過掃描指示牌上的二維碼,收聽各條街道的故事,深入了解社區的歷史和文化。
「轉角:」藝術項目為大角咀社區注入創意,還提升了居民的社區歸屬感,為區外公眾提供認識這社區的機會,促進跨區交流和多元發展。
「轉角:」《慢遊大角咀、大樹好乘涼》社區裝置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2026年6月
地點:九龍大角咀
票價:免費
查詢:https://re-tkt.hk/zh-HK

(左起)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葉思芬女士、監督團成員暨藝術節目委員會主席馮永基教授、監督團主席劉文邦先生、市區更新基金董事會主席馬錦華、基金董事黎慧雯女士及基金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秘書徐卓華,在慶祝儀式上完成了「轉角:」成績表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