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灸:婦科病也能貼貼
三伏天是農曆小暑與處暑之間的一段時間(今年為7月7日至8月23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認為利用夏季機體陽氣充沛的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而「冬病夏治」是對於在冬季常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治療,提振陽氣,治療冬季發生病症。
三伏天灸不僅治療感冒、咳嗽等常見病,還可以預防和治療陽氣不足、虛寒疼痛等婦科疾病,如:月經失調、閉經、痛經。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阻塞、不孕症、IVF反復移植失敗、產後身痛等。三伏天灸貼敷在於「辨證選穴」進行搭配,例如血海為脾血歸聚之海,女性以血為本,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命門能補人體元氣,溫通經絡;三陰交是脾、腎、肝三經的交匯處,補脾養血、滋陰柔肝。
孕婦、月經過多者不宜貼敷。皮膚敏感或有皮疹、皮膚破損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發熱或其他系統疾病不耐受者亦不宜貼敷。在春夏陽長陰消的階段順勢養陽,有效治療和預防虛寒性的疾病。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二級講師郭小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