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02 12:00:00

入秋清暑與潤燥湯水

分享:
入秋清暑與潤燥湯水

入秋清暑與潤燥湯水

剛過了「處暑」,很快就要來到第三個節氣——白露。朋友一邊擦汗一邊問:「入秋咁耐,點解仲咁熱?」其實,白露是暑氣漸退、涼意初現的時候,早晚戶外葉上也會凝結露珠,所以稱之為「白露」。
中醫講「秋燥傷肺」,白露後天氣轉乾,養生要順應自然,重在潤燥、養肺、養陰。秋屬金,應肺,肺主氣,喜潤惡燥,飲食方面,仍要兼顧暑氣未盡與秋燥漸起的交替氣候。建議選用清暑健脾的薏米、赤小豆、冬瓜,以及潤燥養肺的雪蓮薯、梨、百合、銀耳、蜂蜜等。少食辛辣煎炸,以免助火傷津。
推介大家一道「太子參麥冬雪蓮薯湯」,潤肺又健脾,最啱白露時節。
材料(3–4人份):太子參30g、麥冬15g、南北杏各9g、陳皮1/3個、薑三厚片、雪蓮薯2–3個(約500g)、甜粟米一支、排骨400g。做法:藥材洗淨,雪蓮薯去皮切塊,排骨汆水。鍋中加約2公升清水,放入所有材料,煮沸後轉文火煮約一小時,調味即可。
雪蓮薯清潤如梨但更適合煲湯,久煮仍甜脆,糖尿病患者亦可安心食用。太子參、麥冬、南北杏皆具補肺潤肺之效。
白露,是秋天真正開始「收斂」的節奏點,順時養生,為秋冬健康打好底子。

adblk5